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鐘瓦缶的意思、黃鐘瓦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鐘瓦缶的解釋

比喻藝術性較高和較低的文藝作品。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試誦我詩一篇或一聯,以見黃鐘瓦缶,聲調同異,則工拙兩存乎心,所論6*公平,靡不服矣。”亦作“ 黃鐘瓦釜 ”。 茅盾 《西江月·為新刊<蘇聯文學>作》詞:“形象思維誰好,典型塑造孰優。黃鐘瓦釜待搜求,不宜強分先後。”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黃鐘瓦缶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黃鐘瓦缶"是一個漢語成語,源自中國古代典籍,具有鮮明的比喻意義。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成語釋義

  1. 本義

    "黃鐘"指古代音律十二律中的首律,其聲洪亮莊嚴,象征雅正之音;"瓦缶"為粗陶制成的打擊樂器,聲音粗陋低俗。成語字面意為高雅的黃鐘樂音與粗鄙的瓦缶之聲混雜,形成鮮明對比。

  2. 引申義

    比喻賢愚混雜、優劣并存,或指高雅與庸俗的人或事物共存。常用來批評環境混亂、是非不分,或感歎有價值的事物被低劣之物淹沒。


二、出處與典故

  1. 典籍溯源

    語出《楚辭·蔔居》:"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引自《漢語大詞典》)

    此處以"黃鐘毀棄"喻指賢才遭棄,"瓦釜(缶)雷鳴"暗喻庸人得勢,形成強烈的批判意象。

  2. 演變定型

    後世如清代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載:"黃鐘瓦缶,雜然并進。"(引自《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

    成語結構逐漸固定為"黃鐘瓦缶",強調雅俗并存的狀态。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釋為:"比喻藝術性較高和較低的文藝作品。"(參考: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第12卷)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釋義:"比喻好的和壞的混在一起。"(參考: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

  3. 《中國成語大辭典》

    補充:"亦作'黃鐘瓦釜',喻指是非颠倒、賢愚不分的局面。"(參考: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成語大辭典》)


四、使用場景與示例


五、文化内涵

該成語濃縮了中國古代禮樂文化中對"雅正"的推崇,反映了儒家"重道輕器"的價值觀。其生命力源于對社會公平性和文化純粹性的永恒關切,至今仍具現實批判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黃鐘瓦缶”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比喻高雅優秀與庸俗低劣的事物或人才。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2.出處與用法


3.應用場景


4.延伸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典故或例句,可參考《四溟詩話》原文或現代文學評論中的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寶鎮備嘗卑碎邊僻邊寨不憤氣才量楚舞吳歌大策大寝钿函鬥打霏霧分校敷袵幹傺枸杞茶鬼風疹摦大笏牀胡蘆肩排枷楔截截精力充沛禁漏矩方恪順兩廣兩獻獠女獠者柳管六緯買奸沒下場俛視木稷南榮内層寝食雀雉化任聽入值沈埃史臣孫敬閉戶筍箨謄寫器題西林壁吐鹘枉絶王星未齒委異香壇先賢校銘媟嫚信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