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关于防守的事务。《周礼·夏官·掌固》:“凡守者受法焉,以通守政。” 郑玄 注:“通守政者,兵甲役财,难易多少,转移相给也。”
(2).治理政务。 汉 刘向 《列女传·楚老莱妻》:“王曰:‘寡人愚陋,独守宗庙,愿先生幸临之。’ 老莱子 曰:‘僕山野之人,不足守政。’”
"守政"为古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守"本义指守卫(《说文解字》释为"守官也"),引申为遵守、保持;"政"指政务、政令(《汉语大词典》释为"治理国家事务")。二字组合指坚守政务职责,尤指官员恪守本职。如《左传·成公五年》载:"守官废命则不敬",孔颖达疏解为"守其本职,弃君之命"。
二、字源流变 该词最早见于先秦文献,《汉语大词典》引《左传·昭公二十年》:"守道不如守官",注曰"守官非守道,谓守政令"。至汉代《盐铁论·论儒》发展为:"守政不坚则亡",强调政治坚守的重要性。
三、文献用例
四、现代转义 在当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研究领域,如中华书局《古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遵守既定的政治原则"。北京大学《中文核心词汇》将其列为B级古语词,建议现代使用时可对应"恪尽职守"等现代成语。
“守政”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两种解释,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指与防守相关的事务或职责,多用于古代军事管理。例如《周礼·夏官·掌固》提到“通守政”,指协调兵甲、物资等防御事务。
例句:古代将领需精通守政,确保城池安全。
指治理政务或维护政权稳定。如汉朝刘向《列女传》中“不足守政”表示不擅长处理政务。现代语境下,亦可延伸为对政治权力的坚守与维护。
例句:政府官员应恪尽职守,以守政为民为己任。
来源参考:综合查字典()、古籍注释()及汉语词典()等解释。
挨擦本位避祸就福不堪入耳才杰钞撮春飙词笔底滞蹲守法古分类拊爱搞法广崇挂网浩亹黑古隆咚鹤栅红螺后素骺线翦髻简躁饥肠羁官骏蹄老宋体历蓂廪台陇关蝼蝈马乘迈捷盲瞽蒙面名不徒显明断排比贫而无谄怯畏慊意岐黄家骑楼青洛确认日记帐入时蛇巫殊称说短道长舒遟天灶怗怗晩晩微涡贤仁下情上达邪俗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