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木版 ”。1.片狀之木。《墨子·備蛾傅》:“備蛾傅為縣脾,以木闆厚二寸,前後三尺,旁廣五尺,高五尺,而折為下磨車。”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古者瓦棺容屍,木闆堲周,足以收形骸,藏髮齒而已。”《三國演義》第九七回:“於是軍中起百乘雲梯,一乘上可立十數人,周圍用木闆遮護。”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所有居民就同時忙碌起來……他自己是鋸木版,來做進呈的盒子。”
(2).特指刻有文字或圖畫的木制印闆。 馬烽 《三年早知道》:“‘三年早知道’是早年間臘月裡賣的一種木闆印的春牛圖,因為上邊附帶印着三年的農曆,俗稱‘三年早知道’。”參見“木版圖”。
根據權威來源及綜合釋義,“木闆”一詞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木闆指用整塊木材切割加工而成的片狀材料,具有天然木質紋理,厚度通常在2毫米以上,常見形态包括闆材、條狀闆等。在《墨子·備蛾傅》中已有記載,古代用于軍事防禦工事制作。
二、詞義發展
三、現代應用 作為裝修主要材料,需注意選購标準:
四、特殊語境 在成語使用中可引申為"思維僵化"的比喻義,如形容人處事不夠靈活。英語對應詞包括plank(厚木闆)、board(通用闆材)等。
木闆是指由木材制成的扁平長方形物體。它通常用于建築、家具制作和其他各種木工項目中。
木闆的拆分部首是木字旁,它表明這個字與木材有關。它的筆畫數為4畫。
木闆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它由木字旁和闆字組成。
繁體字“木闆”為「木版」。
古代漢字中,木字旁通常寫作「木」,而版字則有多種不同的寫法,如「闆」或「反+十」等。
1. 我買了一塊木闆用于修複家具。
2. 他用木闆搭建了一個簡易的書架。
3. 這個木闆的質量很好,非常堅固。
木闆可以組合成許多相關的詞彙,如:木闆床、木闆桌、木闆地闆等。
與木闆意思相近的詞彙包括木質闆、木塊、木片等。
與木闆意思相反的詞彙為非木質的材料,比如金屬闆、塑料闆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