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馬勞頓的意思、鞍馬勞頓的詳細解釋
鞍馬勞頓的解釋
[travelworn] 長途策馬跋涉,勞累疲困
詳細解釋
策馬奔馳,疲勞困頓。元·楊顯之《潇湘雨·第四折》:“興兒,我一路上鞍馬勞頓,我權且歇息。”《精忠嶽傳·第四十二回》:“恐王侄一路速來,鞍馬勞頓,故令王侄回營安歇。”亦作“鞍馬勞倦”、“鞍馬勞神”。
詞語分解
- 鞍馬的解釋 ∶泛指馬和馬具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木蘭詩》 ∶指人騎的馬而操舍鞍馬,仗舟楫,與 吳越争衡。;; 司馬光《資治通鑒》 ∶騎馬的人門前冷落鞍馬稀。;;白居易《琵琶行》 一種體育器材,形狀略像
- 勞頓的解釋 ∶勞累疲倦我軍涉險而來,甚是勞頓。;;《三國演義》鞍馬勞頓 ∶煩擾勞頓朋友詳細解釋勞累疲困。 唐 韓愈 《上張仆射第二書》:“馬之與人,情性殊異。至於筋骸之相束,血氣之相持,安佚則適,勞頓則疲者,
網絡擴展解釋
“鞍馬勞頓”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ān mǎ láo dùn,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1.基本釋義
指因長時間騎馬趕路或奔波而導緻身體疲憊、精神困乏的狀态,多用于形容旅途或征戰等場景下的勞累。核心含義包括:
- 身體疲累:如肌肉酸痛、行動遲緩;
- 精神壓力:如情緒低落、注意力下降(參考)。
2.出處與曆史背景
- 最早出處:元代楊顯之的雜劇《潇湘雨》第四折:“興兒,我一路上鞍馬勞頓,我權且歇息。”。
- 古代語境:多用于描述軍隊行軍、商人長途跋涉或官員巡查等場景,反映了古代交通不便下的辛勞(參考、3)。
3.結構用法
- 語法結構: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中性色彩。
- 近義詞:鞍馬勞倦、鞍馬勞神。
- 反義詞:悠然自得、養尊處優(根據語境推斷)。
4.例句與應用
- 古代例句:清代錢彩《說嶽全傳》第四二回:“恐王侄一路遠來,鞍馬勞頓,故令王侄回營安歇。”。
- 現代例句:
- “戰士們鞍馬勞頓,連續行軍一天一夜。”
- “同學們拉練回來,鞍馬勞頓,需要好好休息。”。
5.延伸理解
成語不僅描述體力消耗,還隱含對堅韌精神的褒揚,如古人在艱苦環境中堅持完成任務的态度(參考、12)。現代也可引申為形容高強度工作後的身心疲憊。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引用,可查看相關網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鞍馬勞頓》這個詞的意思是指騎在馬背上勞累筋疲。下面給出該詞的相關信息:
1.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鞍:馬 (154.2)
- 勞:力 (34.4) + 力 (34.4)
- 頓:頁 (181.0) + 皿 (108.7)
2. 來源:
《戰國策·燕策五》記載:“有鞍馬之勞,無祿衣之封。”出自這篇文章,形容在艱苦條件下辛勞努力的境況。
3. 繁體字:
鞍馬勞頓
4.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鞍馬勞頓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鞍”字以馬背為上部旁,下部為“安”字的舊字體。
5. 例句:
- 身體疲憊不堪,真是鞍馬勞頓啊!
- 終于完成了這項艱巨的工作,感覺就像是鞍馬勞頓般的辛苦。
6. 組詞:
- 鞍前馬後
- 鞍辔之勞
7. 近義詞:
- 勞心勞力
- 辛勞努力
8. 反義詞:
- 閑雲野鶴
- 安逸舒適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