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蓍龜的意思、蓍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蓍龜的解釋

(1).古人以蓍草與龜甲占卜兇吉,因以指占卜。《易·繫辭上》:“探頤索隱,鉤深緻遠,以定天下之吉兇,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史記·龜策列傳》:“王者決定諸疑,參以蔔筮,斷以蓍龜,不易之道也。” 唐 崔塗 《友人問卜見招》詩:“何必問蓍龜,行藏自可期。” 梁啟超 《再駁某報之土地國有論》二:“使政府能輦出此二千六百萬萬餘之現金以償地主,使得用之以營他業,固於民無所甚損,然此著之不能辦到,無待蓍龜矣。” 宋 蘇轼 《祭歐陽文忠公文》:“民有父母,國有蓍龜,斯文有傳,學者有師。”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五》:“巍巍 文正 ,國之蓍龜,民之父師。” 明 方孝孺 《祭太史公》之八:“惟 太史公 ,間世之英,國之蓍龜,人之典刑。”

(2).喻德高望重的人。

(3).引申為借鑒。《晉書·王鑒傳》:“歷觀古今撥亂之主,雖聖賢,未有高拱閑居,不勞而濟者也。前鑒不遠,可謂蓍龜。”《魏書·李彪傳》:“是以 談 遷 世事而功立, 彪 固 世事而名成,此乃前鑒之軌轍,後鏡之蓍龜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蓍龜(shī guī)是漢語中承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由“蓍草”與“龜甲”兩種古代占卜工具組合而成。《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古代占卜吉兇的用具,引申為決策參考或預兆象征”。具體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與文化功能

“蓍”指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蓍草,其莖幹挺直,古人認為具有通靈特性,《周易·系辭上》記載“蓍之德圓而神”,說明其被用于《易經》筮法;“龜”特指龜甲,殷商時期通過灼燒龜甲裂紋判斷吉兇,甲骨文即源于此術。二者合稱最早見于《禮記·曲禮》:“龜為蔔,策為筮”,代表中國古代兩種核心占卜體系。

二、曆史文獻中的哲學延伸

先秦典籍常以蓍龜比喻天道規律與人類智慧的結合。《尚書·洪範》提及“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蔔筮”,強調決策需兼顧人謀與蓍龜之兆。漢代《史記·龜策列傳》更系統記載了蓍龜占卜制度,其中“王者決諸疑,參以蔔筮,斷以蓍龜”揭示了其在國家治理中的權威地位。

三、現代語義的演變

當代語境中,“蓍龜”已脫離具體占卜行為,多用于文學修辭。如錢鐘書《管錐編》以“蓍龜之驗”比喻曆史規律的可循性。在民俗學研究領域,該詞常作為中國古代術數文化的代表性符號,相關論述可見于《中國方術正考》等學術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

“蓍龜”是中國古代占卜文化的核心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幾方面綜合解析:

1.基本含義

蓍龜指古人用蓍草和龜甲進行占卜的行為。蓍草是一種菊科植物,其莖稈細長,用于排列組合成卦象;龜甲則通過灼燒觀察裂紋判斷吉兇。這種方式在商周時期尤為盛行,如殷墟甲骨文多為占卜記錄。

2.占卜方法

3.文化地位

蓍龜被視為“神物”,《周易·系辭上》稱其能“定天下吉兇,成天下之亹亹”,是古代決策的重要依據。但後世多認為其缺乏科學依據,屬于迷信行為,并引申為警示理性思考的比喻。

4.引申與成語

5.曆史演變

隨着周代《周易》體系完善,蓍草占卜逐漸系統化,而龜甲占卜在商代更為普遍。兩者并存,成為中華早期巫術與哲學結合的代表。

總結來看,“蓍龜”不僅是古代占卜工具,更承載了先民對自然與命運的探索,其文化意義遠超出迷信範疇,成為研究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切入點。

别人正在浏覽...

半開化拔親表侄女炳朗並驅倡隨崇用杵糠楚練儲量砀駭雕斫抵諆多半黆黆蒿廬黑黯侯王黃炎假果兼攬假批子結援謹閟驚痛急如風火鞫按絶業誇説來報連日繼夜莅臨伶倫芒穎冥錢蹑基抛閃噴水壺批覆诮辱卿子親類齊容沙木射不主皮石液刷然殊等黍禾水肺唐昌觀聽讒兔月瓦鬲汪茫畏凜物妖相輯翔禽小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