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並驅的意思、並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並驅的解釋

1.兩馬并馳。《詩·齊風·還》:“并驅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兮。” 宋 蘇轼 《韓幹馬十四匹》詩:“二馬并驅攢八蹄,二馬宛頸騣尾齊。”

2.猶言并駕齊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哀弔》:“ 班彪 蔡邕 ,并敏于緻語,然影附 賈氏 ,難為并驅耳。” 宋 曾鞏 《雜詩》之三:“并驅六經中,獨立千載後。” 明 梁辰魚 《紅線女》第一折:“幼諳音律,獨擅 阮鹹 ,素熟兵機,并驅 孫武 。” 清 李漁 《凰求鳳·情餌》:“若是單論才學,或者還有并驅之人。”參見“ 并駕齊驅 ”。

3.一起追趕。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狼》:“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骨已盡,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並驅(異體字:并驅)是漢語古語詞,本義指兩馬或車馬齊頭并進,引申為雙方能力、地位相當,不相上下。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本義解析

指兩匹馬或車馬并行奔馳,無先後之分。

例證:

《詩經·齊風·還》:「並驅從兩肩兮。」(兩人并駕追逐野獸)

《文選·曹植〈七啟〉》:「下輦齊鑣,並驅争先。」(車馬并行競逐)


二、引申義

比喻雙方才能、實力相當,難分高下。

例證:

《三國志·蜀書·龐統傳》:「當與卧龍(諸葛亮)並驅争先。」(龐統與諸葛亮才能相當)

清代趙翼《論詩》:「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暗含詩人並驅之意)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並驅」釋義為「兩馬并馳」,引申為「齊頭并進,不相上下」。

  2. 《辭源》:

    釋為「并駕齊驅」,強調行動一緻或能力相當。


四、古籍用例與演變


引用來源

  1. 《詩經·齊風·還》(中華書局點校本)
  2. 蕭統《文選·卷三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
  3. 陳壽《三國志·蜀書·龐統傳》(中華書局)
  4. 趙翼《瓯北詩話》(人民文學出版社)
  5.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
  6. 《辭源》(商務印書館,2015修訂版)
  7. 蘇轼《蘇轼文集》(中華書局,1986)

(注:古籍引用以通行權威版本為準,現代詞典釋義參考最新修訂版。)

網絡擴展解釋

“並驅”(現簡體寫作“并驅”)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ìng qū,主要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兩馬并馳
    指兩匹馬并行奔跑,強調速度或動作的同步性。例如《詩經·齊風·還》中“并驅從兩肩兮”,描述獵人騎馬并行追趕野獸的場景。

  2. 并駕齊驅
    比喻雙方能力、水平相當,不分高下。如蘇轼《韓幹馬十四匹》詩“二馬并驅攢八蹄”,通過馬匹齊奔的畫面暗喻勢均力敵。

  3. 共同追趕
    指共同追逐同一目标,如《聊齋志異·狼三則》中“兩狼之并驅如故”,描述狼群協同追趕的情景。


二、用法與語境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權威性說明

需注意,搜索結果中引用的網頁(如線上詞典)權威性較低,建議進一步參考《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以獲取更嚴謹的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熬出頭把箱杯弓市虎倍足綱避忌彩蒨草魚成造牀鋭倅長倒纻翻機大排燈紅酒緑多音惡得惡肉奉複攻禜光昭龜蛇過逢合幹皇天不負有心人患難夫妻幻心狐迷胡越夾漈先生講讨郊阡鬾實窭短俊俏磕硼髁身癞兒刺史練丁鸾階邏輯思維嗎嗎糊糊麻繩菜模寫曩歲甯業盼睐配搭兒青琴跂首去官釋嫉豎鱗肆赦宿留讨閑鐵釘鐵鉚通屋駝羊問刑官武成瞎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