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serves] 儲備的、儲藏的數量
遠景儲量
儲藏的數量。 ********* 《為完成一九五四年礦産普查計劃而奮鬥》:“地質工作部門已經為國家找到和探明了某些在建設上必需的礦産和一定等級的礦産儲量。” 華山 《山中海路》:“一切都要根據這個礦的儲量重新規劃。”
“儲量”是一個漢語名詞,指物質或資源經過測算後确認的儲存數量,通常用于描述礦産、能源等自然資源的可開發總量。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的定義,儲量是“通過勘探确定的礦物或能源等在地殼内積聚的數量”,這一概念強調科學評估的準确性和數據的權威性。
在專業語境中,儲量的計算需遵循國家或行業标準。例如《礦産資源儲量分類标準》(GB/T 17766-2020)将儲量分為“探明”“控制”“推斷”三個等級,對應不同勘探精度下的資源量數據。這種分級體系被中國自然資源部應用于全國礦産儲量統計。
該詞的應用領域涵蓋: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第7版)特别指出,儲量需區别于“資源量”,前者特指當前技術經濟條件下可開發利用的部分。例如某鐵礦床總資源量10億噸,但符合開采條件的儲量可能僅6億噸,這種區分對産業決策具有關鍵意義。
儲量是地質學和資源管理領域的核心概念,指在一定經濟與技術條件下可實際開采的自然資源數量。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定義
儲量指經過地質勘查和經濟可行性評估後,确定在當前技術條件下可被開采并産生經濟效益的自然資源總量。例如金礦中可實際提取的黃金量即屬于儲量。
關鍵特征
根據勘查階段和經濟評價結果,儲量分為三類:
概念 | 核心差異 | 數據來源 |
---|---|---|
資源量 | 包含未達經濟開采條件的潛在資源 | |
基礎儲量 | 未扣除開采損耗的原始探明量 | |
工業儲量 | 開采儲量與設計儲量的總和 |
如需更詳細的分類标準或國際對比,可參考《礦産資源儲量評估規範》(GB/T 17766-2020)。
暗昏昏白鴿标白過霸據邦頌褒貶兵簿儳路馳突詞譜單衾鼎鼐和多歧馮至粉緑敷化幹贶攻鈔古壘厚直懷表悔悶呼嚷虎牙鑒定人剪發杜門嗟泣結石浄練敬勤計校積帙麇至沓來裈褲來牟纜繩雷峯夕照連頭帶腦珑珑兀兀輪理録圖祿廕祃祭敏學粘皮着骨屏條千雉清塵濁水氣識羣舒三季少多侍賴庶長鼠黏松明素妝挑抉調絃鄉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