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退養的意思、退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退養的解釋

[retire] 某些集體所有制單位的職工因年老等原因而離開工作崗位,回家休養

退養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退養是漢語中具有多重語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分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及社會制度相關釋義,可劃分為以下兩個主要義項:

一、勞動制度中的特殊退休形式 指未達法定退休年齡的職工,因政策或健康原因提前退出工作崗位但仍保留勞動關系的行為。根據《國有企業富餘職工安置規定》(1993年)第四條,退養人員需滿足“距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等條件,企業需按月發放生活費并持續繳納社會保險。此類制度常見于我國20世紀90年代國企改革時期,具有過渡性安置特征。

二、古代官員離職休養制度 《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在曆史文獻中的特殊用法,特指明清時期官員因年老、疾病等原因主動辭官歸鄉的行為,如《明史·職官志》記載的“以疾退養”制度。與“緻仕”不同,退養者通常不再享有俸祿,但可保留原有品級榮譽。

需特别說明的是,在當代社會保障體系中,“退養”已逐步被“内退”“提前退休”等規範化表述替代,其法律定義可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章關于勞動合同解除的相關條款。

網絡擴展解釋

退養是指特定曆史時期或政策背景下,企業或單位對未達法定退休年齡但符合一定條件的職工,實行離崗休養的特殊安排。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背景
    退養主要出現在機構改革或人事制度改革期間,適用于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職工,允許其提前離崗休養。這一政策多見于全民或集體所有制單位,尤其是在退休費用社會統籌制度實施前。

  2. 適用範圍與條件

    • 對象: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但不符合退休、退職條件的人員(如距退休年齡不足5年或工齡滿30年)。
    • 程式:需職工本人申請并經企業批準。
  3. 待遇與保障

    • 企業按月發放生活費,标準由企業自主确定,但不得低于地方政府規定的最低标準。
    • 企業需繼續為退養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直至其正式退休。
  4. 政策依據
    主要依據包括:國務院第111號令(1993年)、《關于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試點方案》(國發〔2000〕42號)、勞社部發21號文件等。

  5. 與退休的區别
    退養屬于企業内部過渡性安排,而非正式退休制度。退養人員需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方可辦理正式退休手續。

注意:不同時期和單位的具體執行細則可能存在差異,建議通過官方文件或企業協議了解詳細規定。

别人正在浏覽...

安擾變謀采礦曹司常年持政螆蛦骀它打饑荒登建堤埽笃隘繁葩非冀焚誦俯仰隨人公侯幹城衡道吼隆回禀減法薦延假求賈鬻濟救矜誇淩上進退觸藩舊族考研駃雪流行性感冒隆率驢券缦然面紅瞑截農末濃妝豔裹毆氣青劍祈瘗全歸驅殄容色山陰興生辰吉帖甥館牲靈深情底理沈遊水精簾踏驗特絕條葉痛心玩影委肉虎蹊脗契無方之民校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