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隨人的意思、俯仰隨人的詳細解釋
俯仰隨人的解釋
一舉一動都隨人擺布。 宋 蘇轼 《送李公恕赴阙》詩:“安能終老塵土下,俯仰隨人如桔槔。” 金 元好問 《論詩三十首》之二一:“縱橫自有淩雲筆,俯仰隨人亦可憐。”亦作“ 俯仰由人 ”。 宋振庭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她不會讓人牽着鼻子走:作别人的奴仆,一颦一笑都俯仰由人。”
詞語分解
- 俯仰的解釋 ∶低頭和擡頭,泛指隨便應付左右周旋,進退俯仰。——《左傳·定公十五年》俯仰由人 ∶比喻很短的時間俯仰之間,已成陳迹。——王羲之《蘭亭集序》詳細解釋.低頭和擡頭。《墨子·魯問》:“大王俯仰而思之。”
- 隨人的解釋 猶嫁人。 清 珠泉居士 《雪鴻小記》:“詢伊長嫂愛奴,乃知 瓏 雖年少,早已矢脫風塵,而志在隨人,又不願作勢家姬妾。”
網絡擴展解釋
“俯仰隨人”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人的一舉一動完全受他人支配,缺乏主見和獨立性,常用于形容喪失自我判斷、依賴他人的狀态。該詞帶有明顯貶義色彩。
二、出處與演變
- 宋代蘇轼《送李公恕赴阙》:
詩句“安能終老塵土下,俯仰隨人如桔槔”首次使用這一表述,以汲水工具“桔槔”比喻身不由己的處境。
- 金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詩句“縱橫自有淩雲筆,俯仰隨人亦可憐”進一步強化其貶義,強調盲目追隨他人創作風格的悲哀。
三、用法與結構
- 語法功能:作謂語或定語,多用于批評性語境。
- 成語結構:緊縮式,前後兩部分(“俯仰”與“隨人”)存在因果關系,體現被動性。
- 近義詞:俯仰由人、仰人鼻息、隨波逐流。
四、例句與引申
- 經典用例:
“她不會一颦一笑都俯仰由人”(宋振庭《我驕傲:我是中國人》),凸顯對人格獨立的強調。
- 現代引申:
可用于職場、學術等領域,批評缺乏獨立思考、盲目迎合權威的現象。
提示:若需更多詩詞例證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及蘇轼、元好問原作的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俯仰隨人: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或事物遵循他人的意見、決定或指示來行動或做出決策。
拆分部首和筆畫:詞語“俯仰隨人”的拆分部首是⺅(纟)和立,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這個詞是漢語詞彙,由“俯仰”和“隨人”兩個詞組成。
繁體: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俛仰隨人」。
古時候漢字寫法:這個詞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他是個很老實的人,總是俯仰隨人。
組詞:俯首、仰望、隨從、人隨、隨意
近義詞:順從、聽從、追隨
反義詞:違抗、抗拒、不從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很願意繼續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