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ained;distressed;grieved]∶傷心
吳之民方痛心焉。——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深感痛心
(2) [hate]∶悲憤;痛恨
令人痛心
(3) [love dearly]∶心疼;舍不得
看到洗碗槽裡的白飯,真是痛心得很
(1).猶傷心。《東觀漢記·伏湛傳》:“微 過 斥退,久不復用,識者愍惜,儒士痛心。” 晉 傅亮 《為宋公至洛陽谒五陵表》:“感舊永懷,痛心在目。” 唐 于鹄 《哭劉夫子》詩:“痛心曾受業,追服恨無親。” 明 唐順之 《蔡母鄒孺人墓志銘》:“吾母之殯且葬也,僅於斂形,無以厚其終而恔於心,此昔人之所為痛心而自傷其貧者也。” 吳組缃 《山洪》三十:“當着面這麼達觀的勸慰那老人的人們,背後卻為那老人悲慘的遭遇痛心。”
(2).猶悲憤;痛恨。 漢 王符 《潛夫論·浮侈》:“計一棺之成功,将千萬夫……此之費功傷農,可為痛心!”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國事八·石亨奸黨》:“忠良解體,義士痛心,流毒生靈,貽殃兆庶。” ********* 《香港興中會章程》:“堂堂 華 國,不齒於列邦;濟濟衣冠,被輕於異族。有志之士,能不痛心!” 夏衍 《秋瑾傳》第二幕:“到 日本 之後,第一件使我痛心的就是留學生的腐敗,他們的目的,是在拿文憑,争地位。” 巴金 《滅亡》第四章:“最令人痛心的,是那些在表面上對我講愛人類愛真理的人,胸中正藏着一個極其惡毒的心!”
(3).心疼,舍不得。《朱子語類》卷一○六:“某見人将官錢胡使,為之痛心。”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四章:“立即他走出房子去了,隔了一會兒隻提來一個小口袋,痛心地裝了一升米把老太婆打發走了。” 金近 《老鼠幫小貓》:“他看到那麼多糧食給老鼠偷走了,真是痛心得很。”
“痛心”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傷心、痛苦
指因遭遇不幸或目睹負面事件而産生的深切悲傷。例如:“眼看着孩子受苦,豈有不痛心的”。
悲憤、痛恨
強調因是非不分或錯誤行為引發的強烈憤慨。例如:“最為痛心的是自己助纣為虐”。
心疼、舍不得
表示對失去或浪費珍貴事物的惋惜。例如:“看到白飯被倒掉,痛心得很”。
古籍用例
現代用法
多用于表達對負面社會現象或道德缺失的批判,如“浪費資源令人痛心”。
“痛心”在不同語境中需結合情感強度區分。例如,古漢語中可表達“悲憤”(如《五人墓碑記》),現代漢語更側重“惋惜”或“憤慨”。
痛心一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痛”字表示疼痛、悲傷,而“心”字則代表内心、情感。因此,痛心指的是内心極度痛苦、傷感的狀态。
痛字的部首為疒,筆畫數為9;心字的部首為心,筆畫數為4。
痛心一詞源自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晉書·本紀第五》一書中。在繁體字中,痛字的形式為「痛」,心字的形式為「心」。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痛心字的形态稍有不同。痛字的古代寫法為「疼」或「㖊」,心字則保持不變。
1. 聽到他的不幸遭遇,我對他深感痛心。
2. 母親的喪失使他痛心不已。
3. 他的言行舉止讓人們感到痛心疾首。
組詞:痛心疾首、痛心疾首。
近義詞:痛苦、悲傷。
反義詞:欣慰、快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