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法的意思、減法的詳細解釋
減法的解釋
[subtraction] 将一個數或量從另一個數或量中減去的一種數學方法,這一方法可用公式概括為 m-s=r ,其中差數 r 加上減數 s ,總數等于被減數 m
詞語分解
- 減的解釋 減 ǎ 由原有數量中去掉一部分:減價。減員。縮減。削減。偷工減料。 降低程度,衰退:減輕。減弱。減少。減色。減産。減免。減緩。 加增 筆畫數:; 部首:冫; 筆順編號:
- 法的解釋 法 ǎ 體現統治階段的意志,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法辦。法典。法官。法規。法律。法令。法定。法場。法理。法紀。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對稱。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參與民事活動
專業解析
減法的詞典釋義
基本含義
減法(jiǎn fǎ)是數學四則運算之一,表示從一個數中移除另一個數的操作,符號為“-”。其核心是計算兩個數量的差值,例如“5-3=2”,即5減去3等于2。
數學邏輯與規則
- 運算關系:被減數-減數=差。若被減數小于減數,結果為負數(如3-5=-2)。
- 性質:減法不滿足交換律(a-b ≠ b-a)和結合律((a-b)-c ≠ a-(b-c))。
- 與加法的互逆: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例如“a-b=c”等價于“c+b=a”。
文化與社會應用
- 日常場景:用于計算餘額、時間差等(如“10元消費後餘額減3元”)。
- 抽象引申:在生活哲學中,“做減法”指精簡冗餘、聚焦核心(如“人生需要減法”)。
曆史溯源
中國現存最早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約公元前1世紀)已系統記錄減法運算,稱為“減分術”,用于處理分數和實用問題(如土地分配)。
權威參考來源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634頁。
-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标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2年。
- 《九章算術》,西漢張蒼、耿壽昌編訂,中華書局整理本。
- 《數學辭海》(第一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網絡擴展解釋
減法是一種基礎的數學運算,屬于四則運算之一,表示從整體中移除或減少某部分數量的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減法可視為加法的逆運算。若 ( a - b = c ),則存在關系 ( b + c = a ),其中:
- ( a ) 稱為被減數(原始總量)
- ( b ) 稱為減數(被移除的部分)
- ( c ) 稱為差(剩餘量)
例如:( 8 - 3 = 5 ),表示從8中移除3後剩下5。
二、符號與表達
- 符號:用“−”表示,如 ( 7 - 2 )。
- 算式結構:被減數在前,減數在後,如 ( text{被減數} - text{減數} = text{差} )。
三、核心性質
-
不滿足交換律:( a - b
eq b - a )(除非 ( a = b ))。
- 例:( 5 - 3 = 2 ),但 ( 3 - 5 = -2 )。
-
結合律不成立:( (a - b) - c
eq a - (b - c) )。
- 例:( (9 - 4) - 2 = 3 ),而 ( 9 - (4 - 2) = 7 )。
-
與零的關系:
- ( a - 0 = a )(任何數減零不變)
- ( 0 - a = -a )(零減某數得到其相反數)
四、實際應用
- 日常計算:如購物找零(支付50元,商品35元,找零 ( 50 - 35 = 15 ) 元)。
- 時間差計算:如從10:15到14:30,經過 ( 4 ) 小時 ( 15 ) 分鐘。
- 科學測量:如溫度下降(從25℃到18℃,變化量為 ( -7℃ ))。
五、擴展概念(高階知識)
- 負數運算:當減數大于被減數時,差為負數(如 ( 3 - 5 = -2 ))。
- 抽象代數:在向量、矩陣等數學對象中,減法需滿足特定規則(如對應分量相減)。
通過以上内容,可以系統理解減法的定義、規則及實際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安卡拉卑以自牧匾短波瀾老成慘傷草藳車梯垂休村婦大空盜骊敵面東方宿對治放足浮環恭候官斷沽矯黑氯土和事老火飯箭魚澆弊矩殺刻剝寬典樂鄉靈昧靈籤洛妃馬群空面團眇沖密徑内敍砰砰訇訇披露腹心氣岸钤制敲冰索火凄楚曲突穣浩山海經慎肅沈吟拾奪時新他時天部外來帷殿香嬌玉嫩橡皮閑作嚣淩銷朽下貧邪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