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曹司的意思、曹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曹司的解釋

(1).官署。諸曹郎中職司所在。 唐 白居易 《喜張十八博士除水部員外郎》詩:“無復篇章傳道路,空留風月在曹司。”《太平廣記》卷三八○引 唐 谷神子 《博異志·鄭潔》:“至一城郭,引入見一官人,似曹官之輩,又領入曹司,聆讀元追之由。” 嚴複 《救亡決論》:“出宰百裡,入主曹司。”

(2).吏目。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二折:“到來日急煎煎的娘親插狀論,怎禁他惡噷噷的曹司責罪緊。” 元 嶽伯川 《鐵拐李》第一折:“赤緊的官長又廉,曹司又拗,我便是好令史,怎禁他三徧家取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曹司”是漢語中具有曆史語義特征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官署機構指稱 “曹司”最早指代古代官署中的具體辦事部門,常見于隋唐時期的官僚體系。例如唐代尚書省下設六部,各部内分設不同“曹司”處理專項事務,如吏部考功司、戶部度支司等。《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官署,猶今之科室”,強調其作為行政分支機構的屬性。

二、官職人員泛稱 在曆代文獻中,“曹司”亦可泛指官吏群體。《辭源》釋為“吏員的總稱”,如《資治通鑒·唐紀》中“諸曹司皆受成于上官”的記載,此處即指各級官吏需服從上級指令的層級關系。

三、現代語義轉化 當代語境下,“曹司”已基本退出日常使用範疇,僅保留在曆史文獻研究和仿古文學創作中。《古代漢語詞典》特别标注該詞為“曆史官職術語”,建議在引用時結合具體朝代官制進行解讀。

(本釋義參考《漢語大詞典》第二版、《辭源》修訂本、《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版等權威辭書編纂成果)

網絡擴展解釋

“曹司”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官署機構
    指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尤其是“諸曹郎中”所在的部門。例如唐代白居易詩中提到“空留風月在曹司”,此處指代官員任職的機構。

  2. 吏目職位
    泛指基層官吏或職司人員。元代文獻《救孝子》中“惡噷噷的曹司責罪緊”,即指負責具體事務的吏目。


二、延伸解析


三、與其他詞彙的關聯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參考,可查看上述來源中的唐代詩詞及元明戲劇引文。

别人正在浏覽...

挨晩别家博奪才藝稱副誠潔抽盤春英戳不住禱念吊籠丢那媽蹲踏頓足失色戹困返炤趺處國際慣例寒疠河蟹花郎諱生弜頭虎子儉居箭镞郊迓賈區加元截稿旌表鲸吞蛇噬進宦斤欘老馬戀棧離被絡幕蜜藕男爵怒鼃賠償菩薩心腸奇藍青帳勤恪欺世惑衆三段碑色拉稍漆神邦慎覈身心深至沈珠浦使氣性收歇厮徒體化刓困吻角相呴以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