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司的意思、曹司的詳細解釋
曹司的解釋
(1).官署。諸曹郎中職司所在。 唐 白居易 《喜張十八博士除水部員外郎》詩:“無復篇章傳道路,空留風月在曹司。”《太平廣記》卷三八○引 唐 谷神子 《博異志·鄭潔》:“至一城郭,引入見一官人,似曹官之輩,又領入曹司,聆讀元追之由。” 嚴複 《救亡決論》:“出宰百裡,入主曹司。”
(2).吏目。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二折:“到來日急煎煎的娘親插狀論,怎禁他惡噷噷的曹司責罪緊。” 元 嶽伯川 《鐵拐李》第一折:“赤緊的官長又廉,曹司又拗,我便是好令史,怎禁他三徧家取招。”
詞語分解
- 曹的解釋 曹 á 等,輩:爾曹(你們)。吾曹。 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部曹(中國明、清兩代各部司曹的通稱,源于漢代曹史的簡稱,相當于郡守的總務長)。 訴訟的原告、被告兩方。 姓。 筆畫數:; 部首:曰; 筆順編
- 司的解釋 司 ī 主管,操作:司法。司機。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儀器,為現在指南針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b.複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長官,後為
網絡擴展解釋
“曹司”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官署機構
指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尤其是“諸曹郎中”所在的部門。例如唐代白居易詩中提到“空留風月在曹司”,此處指代官員任職的機構。
-
吏目職位
泛指基層官吏或職司人員。元代文獻《救孝子》中“惡噷噷的曹司責罪緊”,即指負責具體事務的吏目。
二、延伸解析
- 曆史語境
在唐代,“曹司”常指六部下屬的職能部門(如吏部、戶部等),後擴展為一般官署的代稱。嚴複在《救亡決論》中“入主曹司”即描述官員任職狀态。
- 現代用法
該詞現多用于曆史或文學研究,指代古代行政體系中的科層機構,如“部曹”即明清六部司官的統稱。
三、與其他詞彙的關聯
- 近義詞:官署、衙門、吏目
- 反義詞:布衣、庶民(強調官職與平民的區分)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參考,可查看上述來源中的唐代詩詞及元明戲劇引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曹司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某些官員、官吏或有官職的人。它的拆分部首是「曰」和「攵」,部首「曰」表示與言語有關,「攵」表示與動作有關。曹司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9畫。
曹司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初用于指代官員、官吏。在繁體字中,曹司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一些差異。曹司在古代的寫法可能會稍有變化,但整體的意思和用法是相同的。
以下是一些關于曹司的例句:
1. 他是一位資深的曹司,對政務非常熟悉。
2. 這個部門的曹司負責管理重要的文件和公文。
一些與曹司相關的組詞包括:曹府、曹官、曹員、曹令等。
與曹司近義的詞語有:官員、吏員、官吏等。
暫時找不到與曹司反義的詞語,因為曹司是指有官職的人,而沒有官職的人在這個概念中并沒有明确的對立概念。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幫助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