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攜帶。《後漢書·儒林傳序》:“先是四方學士多懷協圖書,遁逃林藪。”參見“ 懷挾 ”。
(2).包藏。《後漢書·方術傳序》:“ 漢 自 武帝 頗好方術,天下懷協道蓺之士,莫不負策抵掌,順風而屆焉。” 王先謙 集解引 惠棟 曰:“ 孔平仲 雲:《後漢》懷挾字都作懷協。”參見“ 懷挾 ”。
(3).謂打毬技術高妙,善于控制。《敦煌變文集·捉季布傳文》:“試交騎馬撚毬杖,忽然擊拂便過人……南北盤旋如掣電,東西懷協似風雲。” 蔣禮鴻 通釋:“‘懷協’就是‘懷挾’……‘懷協’在當時是讚美打毬手段的行語。”
“懷協”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攜帶
指隨身帶着某物。例如《後漢書·儒林傳序》記載:“四方學士多懷協圖書,遁逃林薮”,描述了學者攜帶書籍隱居山林的情景。
包藏
引申為隱藏、包含。如《後漢書·方術傳序》提到:“天下懷協道蓺之士,莫不負策抵掌”,指心懷技藝的人聚集響應。
形容打球技術高超
特指古代打毬(一種球類運動)時技藝精湛、控制力強。敦煌文獻《捉季布傳文》中用“南北盤旋如掣電,東西懷協似風雲” 形容動作迅捷且精準。
補充說明:
懷協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心中懷念和思忖的意思。該詞的拆分部首為心、手、又,總計有12個筆畫。
《懷協》一詞源于古代漢字,是經過演變和發展而來的。在古代,人們用這個詞來表達對過去某人或某事物的思念之情。隨着時間的推移,懷協逐漸演變為現代漢語中的一個詞語,仍然用來表達類似的情感。
懷協的繁體字為懷協。
在古代,懷協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由于漢字的演變和書寫方式的改變,古代漢字的形态與現代存在一定的差異。根據古籍記載,懷協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寫法稍有不同。
1. 他懷協着自己過去的成就,但也努力在當下創造更多亮點。
2. 她懷協着小時候的玩具,還時常想起與朋友們一起玩耍的歡樂時光。
懷協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形成各種組詞,例如:
1. 懷舊協奏曲
2. 懷念協助
3. 懷戀協同
1. 懷念
2. 思忖
3. 緬懷
1. 忘卻
2. 遺忘
3. 忽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