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施于馬匹的華美禦具。 前蜀 毛文錫 《接賢賓》詞:“少年公子能乘馭,金鑣玉轡瓏璁。”亦作“ 金鑣玉絡 ”。
(2).比喻爵祿。《金史·隱逸傳·趙質》:“臣僻性野逸,志在長林豐草,金鑣玉絡非所願也。”
“金镳玉辔”是一個漢語成語,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字面本義
指古代貴族或君主使用的華美馬具,包括金飾的馬镳(馬嚼子)和玉飾的辔頭(缰繩),象征尊貴與奢華。
引申比喻
常用來比喻爵祿或顯赫的地位,強調身份的高貴與榮耀。
構成解析
文化背景
源自前蜀詞人毛文錫《接賢賓》中的“少年公子能乘馭,金镳玉辔珑璁”,描繪貴族少年騎馬時的華貴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接龍或例句,可參考來源網頁。
《金镳玉辔》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貴族所使用的馬具,用以形容權貴顯貴的地位。
《金镳玉辔》的拆分部首為金(金屬)、镳(镖、車馬)、玉(寶石)、辔(馬具)。
《金镳玉辔》共有15個筆畫。
《金镳玉辔》一詞源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在古代的文人墨客筆下,金镳玉辔被賦予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它象征着高貴、雍容華貴的地位和品質。
《金镳玉辔》的繁體字為「金鑣玉輿」。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寫《金镳玉辔》時,金字的上部分為「釒」,镳字的下部分為「疒」,辔字的上部分為「耒」。
1. 他身上的氣質和舉止彷如身披金镳玉辔,令人敬畏。
2. 那個官員總是自居高貴,仿佛金镳玉辔墜飾其身。
金鏟、镳鈴、玉帶、辔頭
金碧輝煌、富麗堂皇、華貴隆重、光彩奪目
寒酸、低賤、卑微、破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