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硯的意思、同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硯的解釋

語本《漢書·張安世傳》:“ 彭祖 又小與上同席研書。”研,通“ 硯 ”。後因稱同學為同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八回:“好在我們同硯,彼此不必客氣。”《恨海》第四回:“我與他若是向不相識的,倒也罷了;偏又是從小同居同硯過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同硯"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同學關系,特指古代在同一書塾共用硯台學習的夥伴,現作為"同學"的雅稱。該詞源自《漢書·張安世傳》中"同席研書"的典故("研"通"硯"),後演變為對同窗學友的稱謂。

二、曆史淵源
典故出自東漢班固《漢書》:"彭祖又小與上同席研書",記載張彭祖幼年與漢宣帝共用硯台讀書之事。因古代書塾常共用文房用具,"同硯"逐漸成為同窗的代稱。

三、文學應用
多見于明清小說,如:

  1.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八回:"好在我們同硯,彼此不必客氣"
  2. 《恨海》第四回:"偏又是從小同居同硯過的" 體現其作為書面雅稱的特點。

四、現代使用
近義詞為"同窗""同學",但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多保留于詩詞、書信等正式或懷舊語境中。如所示,當代造句仍可見"同硯"用于強調深厚學誼的場景。

五、文化意蘊
該詞承載着古代"文房共學"的意象,相較于"同學"更凸顯傳統文化中"筆墨相交"的文人交往特質,常見于追憶求學時光的抒情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同硯

同硯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它的拆分部首是“口”和“石”,部首是構成漢字的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同硯的筆畫數是9畫。

同硯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硯是指用于磨墨的石頭,而同則是表示一起、互相的意思,兩字組合在一起表示互相磨墨、一起讀書。

在繁體中,同硯的寫法是「同硯」,其中「硯」與「硯」意義相同,隻是字形不同。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同硯的字形與現代稍有不同。其中,同的字形是兩個人并肩而立的形狀,代表了一起、共同的意思;而硯的字形則是象征石頭的形狀。

以下是同硯的一些例句:

1. 他們是同硯,經常一起學習。

2. 我和他是同硯,共同進步。

相近義詞可以是同學、同窗,表示一起學習的夥伴。而相反義詞可以是敵人、對手,表示相互對立的關系。

除了同硯以外,我們還可以組成一些其他詞語,如:

1. 同窗:指在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班級的學生。

2. 同學:指在一起學習的夥伴。

3. 同事:指在同一個單位工作的人。

4. 同志:指志同道合的人。

總而言之,同硯這個詞語,來源于古代漢字書寫,意為一起學習、共同努力的夥伴。它的筆畫數是9畫,拆分部首是“口”和“石”,在繁體中寫作「同硯」。在句子中,可以用來形容學習一起的夥伴關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