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裂土分茅的意思、裂土分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裂土分茅的解釋

《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 孔穎達 疏:“王者封五色土以為社,若封建諸侯則各割其方色土與之,使歸國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黃土覆之,其割土與之時。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與之。”後因以“裂土分茅”謂帝王分封土地、建立諸侯。 宋 辛棄疾 《洞仙歌·趙晉臣和李能伯韻有裂土分茅之句》詞:“況滿屋、貂蟬未為榮,記裂土分茅、是公家世。”《痛史》第七回:“ 全太後 道:‘難得卿等一片忠誠,但願天佑 宋 室,将來恢復江山,必當裂土分茅、以報今日。’”亦作“ 裂地分茅 ”。 宋 葉適 《任子》:“古者裂地分茅以報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孫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後裔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裂土分茅”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封建制度的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指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時,用白茅包裹代表方位的五色土授予受封者,象征授予土地和統治權。這一儀式體現了權力與土地的緊密結合,如《尚書·禹貢》記載:“厥貢惟土五色”,孔穎達疏進一步說明分封時“各割其方色土與之,使歸國立社”(即按方位取對應顔色的土)。

2.詞源與結構

3.文化象征

4.相關變體

同義表達包括“分茅裂土”“裂地分茅”等,含義與用法一緻。例如《三國演義》第五四回提及“分茅裂土”,指劉備作為皇族後裔應有封地資格。

5.曆史應用

此成語多用于描述分封制度,如宋代葉適《任子》中“裂地分茅以報人臣之有功”,強調封賞功臣的政治傳統。


“裂土分茅”不僅是一個儀式描述,更承載了中國古代政權合法性與等級制度的象征意義,反映了封建社會的權力分配邏輯。

網絡擴展解釋二

裂土分茅

裂土分茅是一個成語,意為分割土地,進行公平合理的分配。下面将介紹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的内容。

拆分部首和筆畫

裂土分茅包含了三個部首,分别是土、田、竹,其中“土”部首是一個漢字的基本部首,表示與土有關的含義,“田”部首表示與田地、農田等有關的含義,“竹”部首表示與竹子有關的含義。

根據筆畫數來拆分,裂土分茅共有十五筆,其中:“裂”字六筆,“土”字三筆,“分”字四筆,茅字兩筆。

來源

裂土分茅這個成語源自于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古時候,土地是財産的主要來源,而土地的使用和分配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裂土分茅象征着對土地進行公平合理的劃分和分配,促進社會穩定和發展。

繁體

裂土分茅的繁體寫法為「裂土分茅」,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裂」字可能會有一些古體字的寫法變體,如「裂」字的古體為「㝔」,将土字旁寫成「刀」,表示用刀破土的意思。

例句

1. 為了保障農民的權益,政府決定裂土分茅,讓每個農戶都能獲得合理的土地。

2. 在新農村改造中,我們要堅持裂土分茅的原則,确保土地資源的平等分配。

組詞

裂土、種田、分田、茅屋、田地、土地分配

近義詞

土地公平分配、公平分田

反義詞

不公平分田、不公正分配土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