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署的意思、賓署的詳細解釋
賓署的解釋
幕府。 唐 韓愈 《山南鄭相公樊員外酬答為詩其末鹹有見及語樊封以示愈依賦十四韻以獻》:“ 樊子 坐賓署,演 孔 刮 老 佛。”
詞語分解
- 賓的解釋 賓 (賓) ī 客人:賓客。來賓。賓館。賓主。貴賓。賓至如歸。 古同“傧”,傧相。 服從,歸順:賓服。賓附。 姓。 主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 署的解釋 署 ǔ 辦理公務的機關:專署。公署。官署。 布置:部署。 簽名,題字:籤署。署名。署字。 暫代:署理。兼署。 筆畫數:; 部首: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賓署”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但主要指向以下解釋:
一、基本釋義
賓署(拼音:bīn shǔ)指幕府,即古代将帥或官員處理政務的場所。例如唐代韓愈的詩句“樊子坐賓署,演孔刮老佛”中,“賓署”即指幕僚辦公之處。
二、詞義解析
-
字義拆分:
- 賓:本義為“客人”,引申為“賓從、幕僚”。
- 署:指“辦公場所”或“布置安排”,如“公署”“部署”。
- 組合後表示“幕僚機構”或“官員處理事務的場所”。
-
文獻例證:
唐代文獻中多次出現該詞,如韓愈詩句直接體現了其作為“幕府”的用法。
三、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資料(如)提到“賓署”為成語,表示“互相推讓、禮貌周到”,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為現代誤傳或引申義,需謹慎參考。
四、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研究中。例如外交部“禮賓署”等機構名稱,保留了“署”作為辦公部門的含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唐代詩文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賓署這個詞的意思很簡單,它指的是官員的履新儀式或官員登記名冊。
拆分部首和筆畫:賓署的部首是宀(寶蓋頭),筆畫總計是9畫。
來源:賓署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場,當時官員履新時需要進行一個莊重的儀式,官員登記名冊也被稱為賓署。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現代漢語中用來指代官員履新儀式或名冊的專用詞彙。
繁體:賓署的繁體字形為「賔署」。
古時候漢字寫法:賓署的古代漢字寫法為「儐署」。
例句:1. 今天市長将參加新任警察局局長的賓署儀式。
2. 據報道,賓署上的籤字儀式被延期了一周。
組詞:賓署可以構成一些相關詞彙,如賓署儀式、賓署名冊等。
近義詞:賓署的近義詞包括就職儀式、履新典禮等。
反義詞:賓署的反義詞可以是卸任儀式、離職典禮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