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異流的意思、同源異流的詳細解釋
同源異流的解釋
謂起始、發端相同而趨向、終結不同。 明 何景明 《寄粹夫》詩之一:“君就 河内 栖,予從 關 西役;同源異流止,撫事乖心跡。” 清 陳田 《明詩紀事丁籤·何景明》:“﹝ 仲默 ﹞惟七言律與 獻吉 同源而異流。”亦作“ 同源異派 ”。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填詞非末技,乃與史傳詩文同源而異派者也。”
詞語分解
- 同源的解釋 指水流同一源頭 指事物的來源相同同字未必同源。;;王力《同源字論》詳細解釋.指水流同一源頭。《文選·左思<魏都賦>》:“墱流十二,同源異口,畜為屯雲,洩為行雨。” 李周翰 注:“同源,同 漳水 ;
- 異流的解釋 亦作“異流”。.水分開流動。比喻不相來往。《三國志·蜀志·杜微傳》:“服聞德行,飢渴歷時,清濁異流,無緣咨覯。” 南朝 梁 江淹 《古意報袁功曹》詩:“ 涇 渭 各異流,恩情從此分。” 胡之骥
網絡擴展解釋
“同源異流”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事物或人雖然源自同一根源,但後續的發展方向或結果截然不同。常用于比喻同一起源的事物因不同條件演變成不同形态,或同一學派、思想的分化。
結構與出處
- 結構:由“同源”(同一來源)和“異流”(不同流向)組成,強調起源與發展的對比。
- 出處:最早見于明代何景明的《寄粹夫》詩:“君就河内栖,予從關西役;同源異流止,撫事乘心迹。”
用法與示例
- 比喻學術或思想的分支
例如:道教中的全真道與南宗雖同屬道家,但因地域和文化差異,形成了“同源異流”的派别。
- 描述族群或文化演變
如雲南的白蠻與烏蠻,雖早期同源,但最終發展為白族、彜族等不同民族。
- 文學創作
清代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提到,填詞與史傳詩文“同源異派”,說明文學形式的分化。
近義詞與擴展
- 近義詞:同源異派、殊途同歸(語境不同)。
- 反義詞:異源同流、殊途同歸(部分語境)。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處原文,可參考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同源異流
同源異流是一個詞語,指的是同一起點但發展趨勢不同的兩個或多個事物。這個詞是由“同源”和“異流”兩個詞組合而成的。
拆分部首和筆畫
同源的拆分部首是“口”,筆畫是3畫;異流的拆分部首是“水”,筆畫是4畫。
來源和繁體
同源異流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小雅·谷風》篇中的一句詩:“友叔同車,于以同樂。”意思是朋友的車子一起前進,卻各自欣賞自己的樂趣。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衆源異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同源異流這個詞寫作「同原異流」。
例句
他們是同源異流的兩個人,雖然從同一個地方出發,但卻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組詞
類似的詞語有同溫異性、同宗異祖等。
近義詞
同源異源、同類異類
反義詞
同流異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