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e placed in confinement]∶把犯錯誤的人關在房中反省
(2) [confinement]∶也指這樣的處罰
禁閉五天
關禁閉
(1).閉關;閉鎖。《宋書·夷蠻傳·西南夷诃羅陁國》:“伏願聖王,遠垂覆護,并市易往反,不為禁閉。” 唐 元稹 《故中書令贈太尉沂國公墓志銘》:“然後斬暴6*亂,叙勞舊,除僭異,弛禁閉,家家始以燈火相會聚。” 唐 元稹 《代谕淮西書》:“彼 魏博 三軍之士……蓋苦其束縛禁閉,終日以城門為戰場,思復泰然遊泳於王澤耳。”
(2).一種處罰。把受罰者關押在屋子裡,不準自由行動。 張天翼 《皮帶》:“無論那個機關都是一樣,勤務總沒辦法。軍隊裡就好,管教嚴,不聽話就打軍棍,禁閉。” 洪深 《包得行》第二幕:“你算是禁閉在這裡,不準離開,不準再吵鬧。”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禁閉漢語 快速查詢。
“禁閉”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指将違反規定者單獨關押在封閉空間,強制其反省的處罰措施。常見于軍隊、學校或監獄等紀律嚴明的場景,例如“關禁閉三天”。
二、曆史溯源 最早見于《宋書·夷蠻傳》中“不為禁閉”的記載,指閉關或閉鎖行為。唐代元稹作品中也保留了類似用法,後逐漸演變為現代懲戒含義。
三、應用場景
四、造句示例 • 哨兵因擅離職守被關禁閉三天。 • 學校規定超假者需在禁閉室反省。
五、延伸說明 該詞含強制性與反思性雙重屬性,不同于普通拘禁,更強調通過隔離促使行為矯正。現代應用中需注意符合相關法律法規。
禁閉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被限制行動或活動的狀态,通常指被關禁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内。
拆分部首和筆畫:禁(又稱“示”部)+ 閉(又稱“門”部),總筆畫數為16畫。
“禁閉”一詞最早出現在《逸周書·夷風·碩鼠》中。在這本古代的典籍中描述了一種對野生動物的約束和馴養方法,其中提到了“禁閉”的概念。
在繁體中,禁閉的寫法為「禁閉」。
在古代,禁閉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禁閉的古代寫法為「禁閟」,其中的“閟”字表示關上門。
以下是幾個例句,展示了“禁閉”一詞的用法:
組詞: 禁锢、禁忌、禁止、閉塞、禁令、禁酒、禁不起
近義詞: 關押、囚禁、監禁、拘留
反義詞: 自由、解禁、放養、開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