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都護的意思、邊都護的詳細解釋
邊都護的解釋
界方的谑稱。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文具·鎮紙》:“《文房圖贊》:邊都護,名鎮,字叔重,號句曲山民。又名妥,字元安,號如石靜君。按:此乃鎮壓紙旁之物,今所謂界方是也。”參見“ 界方 ”。
詞語分解
- 邊的解釋 邊 (邊) ā 物體的周圍部分,外緣:邊緣。邊沿。 國家或地區交界處:邊疆。邊界。邊防。邊境。邊陲(邊境)。 幾何學上指夾成角或圍成多角形的直線:等邊三角形。 旁側,近旁:身邊。邊鋒。 方面:邊幹(刵
- 都護的解釋 古代官名。設在邊疆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 将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詳細解釋.官名。 漢宣帝 置 西域 都護,總監 西域 諸國,并護南北道,為 西域 地區最高長
網絡擴展解釋
“邊都護”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曆史背景和語境:
一、基本釋義
- 拼音:biān dū hù
- 來源:該詞最早見于清代文獻《事物異名錄》,原指文房用具“界方”(鎮紙)的谑稱。
- 引申義:因“都護”本身是古代邊疆軍事官職,後衍生出比喻忠誠守衛者或領導者的含義。
二、具體含義解析
-
作為文房用具的别稱
- 清代文人将鎮紙雅稱為“邊都護”,因其功能是“鎮壓紙旁”,與邊疆将領“鎮守”的意象相似。
- 相關文獻記載:“邊都護,名鎮,字叔重……如石靜君”(《文房圖贊》)。
-
作為軍事職位的比喻
- 曆史背景:漢代設立“西域都護府”,最高長官“都護”負責邊疆防禦、協調民族關系、維護絲路暢通,相當于郡級軍事指揮官。
- 象征意義:後以“邊都護”代指忠誠勇敢的守衛者,如稱贊保家衛國的将領或堅守職責的人。
三、使用場景
- 文學比喻:用于形容堅定守護某領域的人,如“他是公司的邊都護,十年如一日保障網絡安全”。
- 曆史研究:特指漢代西域都護府的職能,如“邊都護的設立強化了中央對西域的控制”()。
如需進一步了解西域都護府的組織結構或文房雅稱的演變,可查閱《漢書·西域傳》或清代《事物異名錄》。
網絡擴展解釋二
邊都護這個詞的意思是指邊防都護,即負責轄區邊境防衛的官職。
該詞的拆分部首為邊(部首辵)和都(部首邑),分别表示邊境和守護。邊的筆畫數為5畫,都的筆畫數為8畫。
邊都護一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官制。在古代,邊疆地區面臨外敵入侵和邊境戰事,邊境防禦十分重要。因此設立了邊都護這個官職,負責轄區邊境的安全防衛工作,保護國家的疆土安全。
該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邊都護。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邊都護的古字形寫作「邊都護」。
以下是邊都護的一個例句:邊都護經過精心部署,成功阻擊了敵軍的入侵,保衛了邊境的安全。
組詞:邊防、護國、護衛、防禦、守護
近義詞:邊境守衛、邊疆防衛、邊防将士
反義詞:内地官員、後方文官、和諧國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