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概的意思、方概的詳細解釋
方概的解釋
端正而有節操。《晉書·何充傳》:“ 何充 器局方概,有萬夫之望,必能總録朝端,為老臣之副。”
詞語分解
- 方的解釋 方 ā 四個角都是暗乃謀咝位蛄雒娑際侵苯撬謀咝蔚牧⑻澹骸模ㄒ喑啤胺階印保!邸 數學上指某數自乘的積:方根。平方。開方。 人的品行端正:方正。方直。 一邊或一面:方向。方面。 地區,地域:地方。
- 概的解釋 概 à 大略,總括:大概。概論。概述。概貌。梗概。概要。概算。概括。概念(反映對象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概率(概率論的基本概念。用來表示隨機事件發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稱為此事件的“概率”。亦稱“或然率”
網絡擴展解釋
“方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端正而有節操”,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品格或氣節。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詞義:指為人正直、品行端正,且具備堅定的道德操守。常用來描述人的品格或器局(氣度與格局)。
- 讀音:fāng gài(注音:ㄈㄤ ㄍㄞˋ)。
出處與用法
-
經典出處:
出自《晉書·何充傳》:“何充器局方概,有萬夫之望,必能總録朝端,為老臣之副。”
此句意為:何充氣度方正、節操高尚,深得衆人敬仰,足以統領朝政,成為輔佐重臣。
-
用法特點:
- 多用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 常與“器局”(指人的氣度與能力)搭配,強調品性與能力的結合。
相關說明
- 近義詞:方正、剛正、端方。
- 反義詞:圓滑、谄媚、卑劣。
- 使用場景:適用于評價曆史人物或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品格,如“器局方概”即形容兼具能力與德行的典範。
“方概”是古漢語中對高尚品格的凝練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晉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方概
-------
方概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兩個部分:方和概。方概的拆分部首分别為方旁和概旁,方旁上方有三筆,概旁則是一個獨體字。根據筆畫順序,方的筆畫數為四,概的筆畫數則為十。
來源和繁體
-----------
方概這個詞來源于漢語,是由現代簡化漢字書寫系統所創造的漢字。在繁體字中,方概的書寫形式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方的寫法與現代相似,而概的寫法則有所不同。在古時候漢字中,概的上部是由"木"的字形構成,下部則由"白"的字形構成。古代漢字中的概可以表示樹的一種形象。
例句
----
1. 這方概的設計非常簡潔而實用。
2. 這個問題需要從方概的角度來理解。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
組詞:方向、方言、概念、概述
近義詞:概念、理念、觀念
反義詞:迷惑、糊塗、模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