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alm;quiet]∶平定;平息
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伏下來
(2) [lie prone]∶平着身子趴下
那人平伏在那裡,穿着臃腫的灰布衣服
(1).平定;平息。 元 無名氏 《小尉遲》第二折:“某奏過聖人,着 尉遲老将軍 去平伏此寇。”《紅樓夢》第二九回:“二人都沒的説,隻得聽着。還是 賈母 帶出 寳玉 去了,方才平伏。” 茅盾 《子夜》十二:“自從他回家到現在,他那一肚子的暴躁就仿佛總得咬誰一口才能平伏似的。”
(2).平整。 ********* 《萍蹤寄語》七一:“一排一排的小榻上所布置着的枕被都是平伏潔白的。”
“平伏”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指通過力量或策略使動蕩、沖突的局勢恢複平靜。
指身體平貼于某處或物體表面保持平整狀态。
“平”指平靜、安定,“伏”有壓制、隱藏之意,組合後既強調“平息動亂”,也隱含“使歸順”的意味。
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學作品。
《平伏》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平息、抑制、制伏。形容控制住、使平靜下來。
《平伏》的部首是立部,由兩個部首組成,上面是直立部,下面是氏字旁。總共有5個筆畫。
《平伏》這個詞的來源不詳,它的繁體字是「平伏」。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平伏」的寫法變化不大,基本保持現代形态。
1. 在團結的力量下,他們設法平伏了暴動的群衆。
2. 心情煩躁時,我常常通過冥想來平伏内心的不安。
組詞:平息、平定、平抑、控制、制服
近義詞:鎮壓、克制、安撫、安定
反義詞:激發、放任、放開、擴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