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童羖的意思、童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童羖的解釋

無角的公羊。喻決無的事物。《詩·小雅·賓之初筵》:“由醉之言,俾出童羖。” 毛 傳:“羖羊不童也。” 陳奂 傳疏:“今醉之言不中禮法,或有從而謂之,彼醉者推其類,必使羖羊物變而無角,謂出此童羖,以止飲酒。” 唐 元稹 《晚宴湘亭》詩:“甘心出童羖,須一盡時荒。” 宋 蘇轼 《補龍山文》:“歌《詩》寧擇,請歌《相鼠》,罰此陋人,‘俾出童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童羖”是古代漢語中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詞源與出處

  1. 《詩經·小雅·賓之初筵》
    原句為:“由醉之言,俾出童羖。”。此句描寫醉酒者胡言亂語,聲稱要牽出“無角的公羊”,以此諷刺醉态下的荒唐言行,同時隱含勸誡飲酒應有度的深意。
  2. 古代注釋
    毛亨(《毛傳》)指出“羖羊不童也”,陳奂進一步解釋:醉者以“童羖”為借口停止飲酒,暗指其邏輯荒謬。

三、延伸用法

四、文化意義

“童羖”體現了古人通過自然現象隱喻抽象概念的表達方式,常用于文學或辯論中,以反諷或誇張手法強調事物的不可能性。例如唐代元稹詩“甘心出童羖,須一盡時荒”,借“童羖”抒發對現實的無奈。

現代提示:該詞如今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引用古籍的語境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童羖

童羖(tóng gǔ)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童(tóng)是羖(gǔ)的聲旁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童字的部首是⺮(zhú),由8個筆畫組成;羖字的部首是⺶(yuē),由13個筆畫組成。

來源

童字在古代用作小孩子的意思,代表純真無邪、未成年以及幼兒的形象;羖字則指的是公羊。

繁體

童字在繁體中寫作「童」,羖字在繁體中寫作「羖」,兩者的意義和簡體中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童字的寫法略有差異,是由「⺮」和「⺅」兩個部首組成的,表示小孩子在竹子下面,象征童心。羖字的古代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

例句

1. 這個孩子是個童羖,總是笑眯眯的。

2. 老農說,這隻羖多年來一直守護着這片土地。

組詞

童聲、童心、童話、童年。

近義詞

少年、孩童、兒童、小孩。

反義詞

成人、老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