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授命的意思、授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授命的解釋

(1) [give orders]∶國家元首等下達命令

授命組閣

(2) [devote one's life to]∶貢獻生命

臨危授命

詳細解釋

(1).獻出生命。《論語·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朱熹 集注:“授命,言不愛其生,持以與人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徇名者不以授命為難,重身者不以近欲累情。”《禮記·曲禮上》“臨難毋苟免” 唐 孔穎達 疏:“為人臣子,當緻身授命以救之。” 清 王韬 《甕牖馀談·帥觀察死難》:“其姪 帥疇 與其記室 萬泰 ,亦同時授命。”

(2).猶拼命;效命。《國語·吳語》:“夫謀必素,見成事焉而後履之,不可以授命。” 韋昭 注:“授命,猶鬥命。”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及諸 呂 擅權,圖危 劉氏 ,而天下所以不能傾動,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諸侯強大,磐石膠固, 東牟 朱虛 授命於内, 齊 、 代 、 吳 、 楚 作衛於外故也。”《晉書·宣帝紀》:“昔 趙高 極意, 秦 是以亡; 呂霍 早斷, 漢 祚永延。此乃陛下之殷鑒,臣授命之秋也。”

(3).接受天命。授,通“ 受 ”。 唐 元稹 《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策》:“古之王者,授命君人,兢兢業業,承天順地,靡不思賢能以濟其理,求讜直以聞其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授命”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釋,結合不同語境和權威來源:

一、現代常用含義

  1. 接受命令(政治場景)
    指國家元首或上級機構下達指令,常見于政府組閣、職務任命等場景。例如:

    • 巴基斯坦政府授命連任軍隊總司令三年;
    • 哈馬斯授命組閣,緻力于組建統一政府。
  2. 獻出生命(危難場景)
    強調在危急時刻主動犧牲,如成語“臨危授命”。
    例:“見利思義,見危授命”(《論語》),體現儒家倡導的義利觀與獻身精神。

二、古代文獻中的延伸含義

  1. 效命、拼命
    如《國語·吳語》載“不可以授命”,韋昭注“授命猶鬥命”,指竭盡全力執行任務。

  2. 接受天命(通假用法)
    通“受命”,指君主順應天意統治。唐代元稹曾言“古之王者,授命君人”,強調政權合法性源自天命。

三、語義辨析

四、使用建議

寫作中需區分語境:政治領域多用“授命組閣”等表述,曆史或文學場景可引用“臨危授命”等典故,增強表達深度。

網絡擴展解釋二

授命

授命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授”和“命”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授字的部首是扌(手),共七個筆畫;命字的部首是口(口),共五個筆畫。

來源:授命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富人》一文中,用來表示天命授予的權力。引申為指派、委任或任命。

繁體字:授命的繁體字為「授命」。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授命的寫法略有不同,是「授脈」,其中「脈」用來表示生命的脈搏。

例句:他被授命為部隊的指揮官。

組詞:授勳、授職、授課、命令、履行職責。

近義詞:任命、委派、指派。

反義詞:辭職、辭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