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松脂。喻指老人眼中分泌物。 南朝 宋 鮑照 《在江陵歎年傷老》詩:“方瞳起松髓,赬髮疑桂腦。”
(2).松脂。指茯苓。舊說松脂入地,化為茯苓。 宋 陳與義 《遊岘山次韻》之二:“一丘儻許予,高卧飽松髓。”
“松髓”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松脂的比喻義
指代老人眼中分泌物,常見于古詩文中。例如南朝宋鮑照的《在江陵歎年傷老》詩提到“方瞳起松髓”,以松髓暗喻年邁者眼部的分泌物,體現時光流逝的意象。
指茯苓(中藥材)
根據傳統說法,松脂埋入地下後可能化為茯苓。宋代陳與義在《遊岘山次韻》中寫道“高卧飽松髓”,即以松髓代指茯苓,表達隱逸山林的意境。
補充說明:該詞屬于古漢語用法,現代漢語中已較少見,主要用于文學或曆史文本的解讀。拼音為sōng suǐ,結構均為左右字形。
《松髓》是一個漢字詞組,由兩個字組成。其中,“松”是一個漢字,意為松樹,也可以指松針、松木等;“髓”是一個漢字,意為骨髓,也可以指物質的精華。因此,《松髓》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為松樹的骨髓,或者某物的精華。
下面分别介紹一下《松髓》這兩個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1. “松”字由木部和公旁組成。木部表示與木相關的東西,公旁表示與植物有關。松字的總筆畫數是8。
2. “髓”字由骨部和遂旁組成。骨部表示與骨骼有關,遂旁表示靈魂或精華。髓字的總筆畫數是21。
《松髓》的來源比較難以考究,但可以推測它可能是由古人對松樹的理解和感悟而創造的詞組。松樹在中國文化中有深厚的意義,被賦予了長壽、堅韌、剛毅的象征。《松髓》可能形容了松樹所包含的精華,也有可能引申為某種事物的精髓。
在繁體字中,松髓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未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隨着時代的變遷也有所變化。但關于《松髓》這個詞的古代寫法,目前我無法确定确切的信息。
以下是一些關于《松髓》的例句:
1. 他的講話真是道出了這個問題的松髓。
2. 這句詩字字珠玑,真是松髓之作。
《松髓》可以與一些其他詞組進行搭配,例如:
1. 精髓:表示某物的最重要的部分或精華。
2. 核心:表示事物的中心、關鍵或最重要的部分。
《松髓》雖然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可以從詞義上與“庸俗”、“平庸”相對應,表示事物的非精華或次要的部分。
總結來說,《松髓》是由“松”和“髓”兩個字組成的,表示松樹的精華或某種事物的精髓。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木部和公旁(松字)以及骨部和遂旁(髓字)。雖然古時候的寫法無法确定,但現代繁體字與簡體字基本一緻。與之相關的詞組有“精髓”和“核心”,反義詞方面可以與“庸俗”和“平庸”相對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