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鐵掃帚 ”。
“鐵掃箒”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解釋:
拼音為tiě sào zhǒu(注音:ㄊㄧㄝ ˇ ㄙㄠˋ ㄓㄡˇ),也寫作“鐵掃帚”。
比喻消災除害的力量
指代能夠清除災禍或邪惡的手段或工具。例如瞿秋白曾用“鐵掃帚”形容魯迅雜文對社會弊端的批判作用。
詈詞(罵人的話)
類似于“掃帚星”,用于指責帶來厄運或招緻災禍的人。如元代戲曲《漁樵記》中,用“鐵掃箒”形容女性破壞家庭和諧。
植物名稱
指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學名可能與“蠡實”(馬蔺)相關,莖幹堅韌可制掃帚。特征包括掌狀複葉、蝶形花冠(白色帶紫紋),常見于山野。
如需進一步考證植物學分類或古籍原文,建議參考《本草綱目》或《爾雅》等文獻。
《鐵掃箒》是一個成語,意為用鐵制成的掃帚。在引申意義上,表示行事嚴厲,不留餘地。
《鐵掃箒》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分别是金(鐵)、扌(掃)和⺮(箒),其中鐵部首為4畫,掃部首為3畫,箒旁為9畫。
《鐵掃箒》這個成語的來源可追溯至古代中國,當時人們使用鐵制成的掃帚進行清掃。繁體字為「鐵掃箒」。
在古代,鐵掃箒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箒字在古時候有時會寫作「帚」,鐵字有時會寫作「鐵」。
1. 他以鐵掃箒治理家中,不讓一點塵埃存在。
2. 這個領導非常嚴厲,對違紀的人一律鐵掃箒出門。
鐵面無私、鐵石心腸、鐵證如山。
不留餘地、雷厲風行、一絲不苟。
手下留情、寬容待人、循循善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