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錦标的意思、錦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錦标的解釋

[prize] 本是錦制的标旗;後泛指授給競賽優勝者的獎品。如:錦旗、銀杯等

詳細解釋

(1).錦制的旗幟,古代用以贈給競渡的領先者。後亦以稱競賽優勝者所得的獎品。 唐 白居易 《和春深》之十五:“齊橈争渡處,一匹錦标斜。” 宋 文天祥 《端午感興》詩:“ 楚 人猶自貪兒戲,江上年年奪錦标。” 元 無名氏 《射柳捶丸》第四折:“錦标就地鋪,翠柳堦傍豎。”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裡二泗》:“五月朔至端陽日,於河内鬥龍舟,奪錦标。” 胡也頻 《光明在我們的前面》十六:“可惜她不會踢足球,否則, 遠東 的體育運動,她是有資格去獲得錦标的。”

(2).據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紀》載, 唐 盧肇 與同郡 黃頗 齊名, 頗 富 肇 貧。兩人同赴舉,郡牧輕 肇 ,于離亭唯獨餞 頗 。明年, 肇 狀元及第而歸,刺史慚恚,延請 肇 看競渡, 肇 于席上賦詩曰:“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銜得錦标歸。”後即以“錦标”為狀元及第之典。 宋 王禹偁 《贈狀元先輩孫僅》詩:“粉壁乍懸龍虎榜,錦标終屬鶺鴒原。” 明 史沐 《刮地風·壽對山康太史》套曲:“取功名唾手如談笑,占籠頭奪錦标。”

(3).錦制的标識。《英烈傳》第六十回:“其敕書用錦标玉軸,與各處有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錦标”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詳細解析:

一、詞義演變 最初指用錦緞制成的标旗,用于古代競渡比賽。唐代白居易《和春深》詩中“一匹錦标斜”即描述此物。宋代起詞義擴展,泛指競賽優勝者的獎品,如楊萬裡詩中“銀碗錦标”已指獎杯類實物。

二、曆史起源 源于春秋戰國的競渡活動(賽龍舟),唐代發展為有明确勝負判定的賽事。當時在終點設置纏錦挂彩的長竿作為标志,稱為“錦标”或“彩标”,後演變為奪取名次的象征。

三、現代應用 現指各類競賽授予的榮譽獎品,包括錦旗、獎杯、銀盾等。國際性大型賽事多稱“錦标賽”,如足球世界杯、網球大滿貫等,名稱即源自古代奪标傳統。

四、相關文化意象 • 元代《射柳捶丸》描寫“錦标就地鋪”,展現頒獎場景 • 文天祥《端午感興》提及“江上年年奪錦标”,反映宋代賽事盛況 • 清代潘榮陛著作記載錦标作為競賽符號的延續

注:該詞義演變過程體現了從具體器物到抽象榮譽的語義擴展,相關古籍記載可參考《漢語詞典》《唐詩紀事》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錦标

《錦标》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豐富的含義和用法。

詞義

作為名詞時,《錦标》指的是一種用于獎勵在比賽、競賽中取得優勝成績的物品,通常是用絲綢制成的彩色布帶,上面繡有精美的圖案,代表着榮譽和勝利。

拆分部首和筆畫

《錦标》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金(钅)和示(示),拆分後各部首的筆畫分别為9和5。

來源

《錦标》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化傳統。在古代,錦繡和彩帶象征着榮譽和美好,經常被用作獎勵和表彰的标志。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把這種用于獎勵的彩色布帶稱為《錦标》。

繁體

《錦标》的繁體字是「錦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錦标」這個詞的寫法有些不同。它由「錦」和「標」兩個字組成,分别表示絲織品和标識。在古代的文獻中,它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但基本的意義和用法是相同的。

例句

1. 賽會結束後,他獲得了一枚金色的《錦标》,表彰他在比賽中的優異表現。

2. 這個比賽的冠軍将獲得一座精美的《錦标》,并受到全場觀衆的掌聲。

組詞

錦繡、标志、絲綢、榮譽、勝利、頒獎、表彰。

近義詞

獎杯、獎牌、獎狀。

反義詞

庸碌、失敗、懲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