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告朔饩羊的意思、告朔饩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告朔饩羊的解釋

《論語·八佾》:“ 子貢 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朱熹 集注:“告朔之禮,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頒來歲十二月之朔於諸侯,諸侯受而藏之祖廟。月朔,則以特羊告廟,請而行之。 魯 自 文公 始不視朔,而有司猶供此羊,故 子貢 欲去之。”後人因以“告朔餼羊”比喻形同虛設。亦省作“ 告朔 ”。 廖仲恺 《辭*********長職通電》:“計吏職權,情同告朔。”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告朔饩羊”是一個源自《論語》的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釋義

原指魯國自文公起不再親自到祖廟舉行告朔儀式,僅用一隻羊應付祭祀流程。後比喻徒有形式、敷衍了事的行為或态度,強調保留表面程式而無實質意義。


出處與典故

  1. 曆史背景:周代制度中,天子每年冬季向諸侯頒布次年曆法(“頒告朔”),諸侯需每月初一(朔日)用活羊祭祀祖廟(“告朔”),隨後處理政務(“視朔”)。
  2. 魯國演變:魯文公時期,國君既不親自祭祀,也不聽政,僅保留殺羊的流程。子貢主張廢除這一形式,孔子卻認為:“爾愛其羊,我愛其禮”(《論語·八佾》),主張保留殘存禮儀。

用法與延伸


示例與文獻引用

通過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此解釋覆蓋了成語的曆史背景、語義演變及實際應用。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論語》原文或相關曆史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告朔饩羊

告朔饩羊(gào shuò xì yáng)是一個成語,意為提醒給羊喂食物。該成語的拆分部首是口、攵、爪,共有11畫。

來源

《告朔饩羊》這個成語來源于《論語》中的一句話:“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于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子曰:“賜也贻、詳、切,指、罕、寡、恧、迂、閑、過于從政者也。告朔饩羊而不給,不善也。”這句話意為賜也能好好照顧羊并及時提醒給它們喂食,而不是善于從事政治。

繁體

繁體字為告摢餼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是告昩饩羊。

例句

他很懶惰,工作時總是“告朔饩羊”,不思進取。

組詞

告誡、朔月、饩食、羊群。

近義詞

提醒飼養。

反義詞

疏忽不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