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窮乏,一貧如洗。 唐 白居易 《偶作》詩之一:“資産雖不豐,亦不甚貧竭。”
“貧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指窮乏、一貧如洗的狀态,形容極度貧困或資源耗盡。例如《白居易·偶作》中“資産雖不豐,亦不甚貧竭”,說明雖不富裕但未到赤貧程度。
多用于書面語或古漢語,現代使用較少。常見于描述經濟困頓、資源枯竭或生活窘迫的語境,如“資産貧竭”“精力貧竭”等。
該詞在《漢語大詞典》及漢典等權威辭書中均有收錄,可信度較高。低權威性網頁(如、6)内容基本一緻,但建議優先參考高權威來源。
若需進一步查閱例句或完整釋義,可查看滬江線上詞典或漢典。
《貧竭》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貧窮到極點,非常貧困的狀态。
《貧竭》這個詞的部首是“貝”,筆畫數為20畫。
《貧竭》由“貧”和“竭”兩個字組成。其中,“貧”的本義是貧窮,貧困,“竭”的本義是耗盡,用盡。合在一起叫做“貧竭”,表示貧困到極點,沒有任何可用之物。
《貧竭》的繁體字為「貧竭」。
在古代,貧竭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因為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書寫形式也發生了變化。
1. 他的家庭遭遇了一連串的不幸,導緻陷入了貧竭的境地。
2. 這個地區的資源非常匮乏,居民的生活條件極其貧竭。
3. 他經營的企業虧損嚴重,已經接近了貧竭的邊緣。
1. 貧苦:表示貧窮困苦的狀态。
2. 遭貧:指遭受貧窮的困境。
3. 竭力:指盡最大的努力。
1. 窮困:表示貧窮不堪的狀态。
2. 貧乏:指物質、精神等方面匮乏的狀态。
3. 匮乏:表示缺乏或不足。
1. 富裕:表示物質、財富豐富,生活充裕。
2. 充實:指富有,充足的狀态。
3. 豐盛:表示富有,充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