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峻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沣水》:“ 嵩梁山 高峯孤竦,素壁千尋,望之苕亭,有似香爐。” 南朝 齊 謝朓 《鏡台》詩:“玲瓏類丹檻,苕亭似元闕。” 南朝 梁 江淹 《謝法曹惠連贈别》詩:“泛濫北湖遊,苕亭南樓期。”
“苕亭”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部分資料(如)提到“苕亭”可表示“草木茂盛”的景象,但此釋義較少見于主流古籍,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讀。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水經注》《謝朓詩集》等古籍原文(參考來源:-4、6)。
苕亭(tíng)是一個漢字,代表着一個古代建築物的名稱。苕亭是一種古代園林建築,多是以木梁石柱搭建,供人休息或遮風避雨之用。
苕亭的拆分部首是艹(草字頭部首)。苕亭總共由10畫組成。
苕亭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和曆史記載。《莊子·齊物論》中記載:“唯苕于室,亦不可以言其壽也已。”其中“苕于室”就指的是苕亭。
苕亭的繁體字為苕亭。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苕亭的形狀可能會略有不同。例如,在《字林纂要》中所記載的苕亭其字形為“艸亭”,左側的部首艸表示植物,而亭則表示建築物。
1. 園中的苕亭是遊客們喜歡休息的地方。
2. 在夏天的炎熱時,苕亭的涼風讓人感到宜人。
1. 苕苕:形容植物茂盛的樣子。
2. 苕幹:指苕的莖。
3. 苕帚:以苕制成的掃帚。
涼亭、亭子、閣樓
草亭:草亭與苕亭相對,指的是一種由草構建的簡易亭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