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将的意思、肅将的詳細解釋
肅将的解釋
猶敬奉或敬獻。《書·泰誓上》:“皇天震怒,命我 文 考,肅将天威。”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夫兵以定亂,莫敢自專:天子親戎,則稱恭行天罰;諸侯禦師,則雲肅将王誅。”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莅任·到任祭城隍文》:“爰采溪澗,肅将藻蘋,神其聽之,來格來歆。”
詞語分解
- 肅的解釋 肅 (肅) ù 恭敬:肅立。肅坐。肅然。 嚴正,認真:嚴肅。肅靜。肅穆。整肅。 躬身作揖,迎揖引進:肅客。 萎縮:肅殺。 筆畫數:; 部首:聿; 筆順編號:
- 将的解釋 将 (將) ā 快要:将要。将至。将來。即将。 帶領,扶助:将雛。扶将。将軍。 拿,持:将心比心。 把:将門關好。 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将”或“帥”。 用言語刺激:你别将他的火兒了。 保養:将養。将息
網絡擴展解釋
“肅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一、作為名詞:形容嚴肅莊重的将領
-
基本含義
指具有威嚴且态度嚴肅的軍事将領,常用于描述軍隊中領導者的莊重形象。
-
典故來源
源自《史記·高祖本紀》中劉邦麾下将領曹參的事迹。他在戰争中表現出嚴謹、不苟言笑的作風,被後人稱為“肅将”,後逐漸演變為成語。
-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或文學語境中,形容将領、官員或領導者的威嚴形象,也可延伸至其他需要表現莊重的場合。
二、作為動詞短語:表示敬奉或敬獻
-
古典文獻中的用法
在《尚書·泰誓上》等典籍中,“肅将”意為恭敬地奉行或獻上,如“肅将天威”指敬奉上天的威嚴。
-
例句參考
- 《文心雕龍·檄移》:“諸侯禦師,則雲肅将王誅。”(意為諸侯統率軍隊時,稱“恭敬執行君王的誅罰”)
- 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肅将藻蘋,神其聽之。”(指恭敬獻上祭品)
“肅将”的兩種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區分:
- 名詞性:強調人物的威嚴特質(來源:、2);
- 動詞性:側重恭敬奉行的動作(來源:、5、7)。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史記》《尚書》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肅将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以下含義、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方面的特點。
肅将的意思是指戒備嚴密的将領,也可用來形容嚴肅、莊重的态度或神情。此詞的拆分部首是肉和将,并且由9畫組成。
肅将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軍事和統治制度。在古代,将領不僅負責軍隊的組織和指揮,而且承擔着重要的社會和政治職責。因此,肅将一詞逐漸形成并用來形容具有嚴肅态度和行為的将領。
在繁體字中,肅将的寫法為肅將,保留了原詞的意義和形狀。
古時候漢字寫法有所不同,但肅将依然保持着相似的意義和形态。根據古代文字記載,肅将的古時寫法為傛将,強調的是肅立的将領形象。
以下是關于肅将的例句:
1. 将軍嚴肅的表情讓敵人感到無法逼近。
2. 他肅将地坐在主席台上,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與肅将相關的組詞可以有肅清、肅殺、莊肅等,它們都含有嚴肅、莊重的意味。
肅将的近義詞可以是嚴肅、莊重、鄭重等詞語,它們立意相似,都用來形容嚴肅、認真的态度或表情。
反義詞可以是輕松、嬉笑等,與肅将形成了對比,表示相反的語義。
總的來說,肅将是一個用來形容戒備嚴密的将領或嚴肅莊重的态度的漢字詞語。它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軍事和統治制度,其古時寫法為傛将。與肅将相關的詞語有肅清、肅殺、莊肅等。它的近義詞可以是嚴肅、莊重、鄭重,反義詞可以是輕松、嬉笑等。通過這些信息,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肅将這個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