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拜的意思、端拜的詳細解釋
端拜的解釋
(1).正身拱手。《荀子·不苟》:“君子審後王之道而論於百王之前,若端拜而議。” 楊倞 注:“端拜,猶言端拱。”一說,冠而後拜。 宋 陳叔方 《颍川語小》卷下:“端,冠也。‘端拜而議’,乃冠其首而後拜。”
(2).猶緻敬。 宋 洪邁 《容齋四筆·栾城和張安道詩》:“拳拳如此,忠厚之至,殆可端拜也。”
詞語分解
- 端的解釋 端 ā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麗。端然。端莊。端秀。端靜。端坐。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恘 )。品行不端。 事物的一頭:端的(?)(a.事情的經過,
- 拜的解釋 拜 à 表示敬意的禮節: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禮的一種)。拜忏。禮拜。回拜。 恭敬地:拜托。拜謝。拜讀。拜别。拜谒(.拜見;.瞻仰陵墓、碑碣)。 行禮祝賀:拜年。拜壽。 用一定的禮節授與某種名義或職位,或
網絡擴展解釋
“端拜”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uān bài,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正身拱手行禮,強調儀态端正、恭敬有禮的行為,常見于古代禮儀場合。
二、詳細解釋
-
字詞拆分
- 端:指端正身體、整理衣冠,體現莊重态度;
- 拜:即行禮動作,如作揖、叩拜等。
合起來表示“以端正的姿态行禮”,引申為對他人的高度尊敬。
-
古籍釋義
- 《荀子·不苟》中提到:“君子審後王之道而論于百王之前,若端拜而議。” 楊倞注:“端拜,猶言端拱。” 意為整理衣冠後恭敬地商議事務。
- 宋代洪邁《容齋四筆》用“殆可端拜也”表達對他人品行的緻敬。
三、使用場景
- 禮儀場合:如祭祀、典禮等需嚴格遵循儀式的場景。
- 尊長敬客:對長輩、貴賓表達謙恭态度時使用。
- 文學表達:常見于古文或書面語,形容鄭重其事的敬意。
四、補充說明
部分文獻提出“端拜”需先正冠(整理帽子)再行禮,進一步體現儀式的規範性。該詞在現代使用較少,更多出現在曆史或文學語境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端拜這個詞的意思:
端拜(duān bài)是指對長輩或尊敬的人表示恭敬的動作或禮節,例如行禮或鞠躬。
拆分部首和筆畫:
端拜的拆分部首是「立」和「又」,其中「立」是左邊的部首,「又」是右邊的部首。這個詞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端拜」一詞起源于古代的尊敬禮儀,人們用來表示恭敬和敬意。在古代,人們會進行各種端莊而莊重的禮節,其中之一就是行端拜禮。
繁體:
「端拜」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端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漢字寫法中,「端拜」的寫法沒有太大不同。
例句:
1. 當見到長輩時,我們要恭敬地端拜行禮。
2. 在傳統文化中,對師長要以端拜來表達對其敬意。
組詞:
拜訪、舉拜、拜祭
近義詞:
行禮、鞠躬
反義詞:
無禮、冷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