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清要的意思、清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清要的解釋

(1).清簡得要。《書·周官》“ 夏 商 官倍,亦克用乂” 孔 傳:“ 禹 湯 建官二百,亦能用治,言不及 唐 虞 之清要。”

(2).謂高顯重要的政務。《三國志·吳志·王蕃賀邵等傳評》:“ 賀邵 厲志高潔,機理清要。”《初學記》卷十一引《宋泰始起居注》:“王言之職,總司清要。”

(3).謂地位顯貴、職司重要而政務不繁的官職。 唐 韓愈 《永貞行》:“郎官清要為世稱,荒郡迫野嗟可矜。” 宋 趙昇 《朝野類要·清要》:“職慢位顯謂之清,職緊位顯謂之要;兼此二者,謂之清要。”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今以憐才,拔充清要;宜洗心供職,勿蹈前愆。”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七節:“ 孝宗 見 朱熹 說:‘十多年沒見你,你也老了;應當給你一個清要的官做,不要再去管州縣。’”

(4).(文字)明白簡要。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 傅毅 《七激》,會清要之工; 崔駰 《七依》,入博雅之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清要”一詞在漢語中屬于較為典雅的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核心含義,并具有特定的曆史背景:

  1. 地位清貴顯要,職司重要而政務不繁

    • 釋義: 這是“清要”最核心的含義。它形容官職或地位既清高尊貴(“清”),又位高權重、處于要害位置(“要”)。這類職位通常事務相對精簡,不涉繁瑣雜務,卻能參與核心決策或掌管關鍵事務,受人尊重。
    • 應用場景: 常用于描述古代中央機構中某些特定的高級官職。例如,唐宋時期的翰林學士、知制诰、台谏官(禦史、谏議大夫等)、某些清望官(如六部尚書、侍郎中的特定職位)常被視為“清要”之職。擔任這些職位的人被稱為“清要官”或“居清要”。
    • 來源參考: 此釋義廣泛見于權威漢語詞典及古代文獻研究。例如《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清高顯要的官職”。古代典籍如《新唐書·李素立傳》提到“以親喪解官…… 服阕,當仕,刺史以清要官拟之”,即用“清要官”指代地位尊貴重要的官職。
  2. (文辭等)清新精要

    • 釋義: 這是“清要”的引申義,相對較少使用。它形容文章、言辭等風格清新雅緻(“清”),内容精煉扼要(“要”),不冗長繁雜。
    • 應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評論或對文字作品的贊賞。
    • 來源參考: 此義項在《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中亦有收錄,作為“清要”的次要含義。例如,評論某篇文章“文風清要”。

“清要”一詞的核心在于“清”與“要”的結合,既強調地位、職位的尊貴、清高(非濁流),又強調其重要、關鍵(非閑散)。它最初并主要用來形容古代社會中那些地位顯赫、職責重要且相對清貴的官職,後引申可形容文辭的清新精煉。在現代漢語中,其使用多帶有一定的書面語或曆史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

“清要”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用法:

一、基本釋義

  1. 清簡得要
    指政務或制度簡明扼要、高效務實。出自《書·周官》孔傳的注解,強調治理方式的簡潔有效()。

  2. 高顯重要的政務
    如《三國志·吳志》中“機理清要”指涉及國家核心的重要事務()。

  3. 地位顯貴且職閑的官職
    指古代官職中地位高、職權重要但事務不繁重的職位。宋代趙昇《朝野類要》定義:“職慢位顯謂之清,職緊位顯謂之要”,兩者兼具即為“清要”()。例如《宋史》中“學士之職,清要貴重”即指此類官職()。

  4. 文字明白簡要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提到“會清要之工”,形容文章簡潔明了()。


二、用法與例句


三、近義詞與相關概念

如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或更多例句,可參考《朝野類要》《文心雕龍》等文獻(綜合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安業案緻拔拂敗力并攏慘然不樂側伫潮候插籤兒的琛帛吃家飯撤野矢湊熱鬧榱棟脆美徂謝髧右搗氣得當雕靡東林寺犯牛勁發燭逢機立斷汾神佛粥趕點敢許高低杠膏味過目害孩子賀家很命猴兒精渾倌将士簡佩媿負琉璃球流鄭鸾蓋盧沙鳥革翚飛慊足凄如人木任是殺一利百舍緣豆詩酒師望私全送還訴控替己頭眠無顔落色無遠不屆顯德遐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