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橡膠樹的意思、橡膠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橡膠樹的解釋

常綠喬木,枝細長,複葉由三片小葉組成,花白色,有香氣,結蒴果,球形。原産 巴西 ,現熱帶地區多有種植。是最主要的産橡膠的樹種。 楊朔 《寶石》:“島子上漫山漫野是一片 印度洋 也似的綠色,盡是茶園、咖啡園、椰子林、橡膠樹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橡膠樹(學名:Hevea brasiliensis),在漢語詞典中通常指大戟科的一種常綠喬木,是天然橡膠的主要來源植物。其核心特征與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植物學定義

    橡膠樹原産于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樹高可達20-30米。樹幹富含白色乳狀汁液(乳膠),經割膠收集後可加工成天然橡膠。葉片為三小葉複葉,小葉呈橢圓狀披針形,花序為圓錐狀,果實為蒴果。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國植物志》

  2. 經濟價值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橡膠經濟作物,其膠乳可制成彈性強、耐磨損的天然橡膠,廣泛應用于輪胎、醫療器械、工業制品等領域。東南亞(如泰國、馬來西亞)為全球主産區。

    來源:《辭海》(第七版)、國際橡膠研究組織(IRSG)報告


二、詞源與别稱


三、生态與栽培

橡膠樹喜高溫多濕的熱帶氣候,需年降水量2000mm以上。人工種植需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生長周期約6-7年方可割膠,經濟壽命約30年。

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農業卷》、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作物手冊


四、文化延伸

在東南亞種植區,橡膠樹象征經濟支柱,其割膠技藝被列為部分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來源:馬來西亞文化遺産保護局文獻


權威參考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2. 《中國植物志》(科學出版社)
  3.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4. 國際橡膠研究組織(IRSG)年度報告
  5.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熱帶作物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橡膠樹”是天然橡膠的主要來源植物,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橡膠樹學名Hevea brasiliensis,屬于大戟科橡膠樹屬的常綠大喬木。原産于巴西亞馬孫雨林,現廣泛種植于亞洲熱帶地區,如中國海南、雲南等地。

二、别稱來源

印第安語稱其為“cao-tchu”,意為“流淚的樹”,指割膠時白色乳狀汁液從樹幹切口流出的現象。這一特性使其成為工業橡膠的核心原料,尤其在汽車輪胎制造中作用顯著。

三、形态特征

  1. 植株:野生植株最高可達60米,栽培樹通常約30米;
  2. 葉片:掌狀複葉由3片橢圓形小葉組成,葉柄頂端有腺體;
  3. 汁液:樹皮富含乳白色膠乳,可通過切口采集;
  4. 生長周期:以42天為周期循環生長、落葉、再生。

四、經濟價值

橡膠樹的經濟壽命長達30-40年,其膠乳經加工可制成天然橡膠,廣泛用于工業領域;木材(橡膠木)也可用于家具、紙漿等。


如需更全面的信息,可參考來源網頁(如、3、4、5、6等)的詳細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

拔節辦學表甥碧宇不時之需逋逃蠶穑層峰钗澤長闊踹窩春茗蹴躢答席疊見層出複牌芙蓉園府榭撫掌高華茖蔥根撥公元寡拉管包棺殡椁葬梏拲姑妄聽之哈密含量很子懷質抱真惠育活字典匠石運金見賢僅容旋馬機數局量開腿枯城料毬毛盤馬死黃金盡岷益排拂篇辭樸椽披陳锲雕青梅煮酒瑞聖奴賽龍舟團保微過威形無底藏箱簏箫侶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