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田父之獲的意思、田父之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田父之獲的解釋

見“ 田父之功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田父之獲"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寓言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指方法不當或貪圖小利,反而可能因小失大,甚至一無所獲。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 成語釋義 指農夫(田父)追趕兔子卻意外得到了無用的死兔子。比喻本想獲取某種利益,但因方法錯誤或貪圖眼前小利,最終導緻更大的損失或徒勞無功。常用來告誡人們做事要講究方法,不可貪心冒進或舍本逐末。

二、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典出《戰國策·齊策三》。故事講述齊宣王想用重金和車馬招攬賢士,謀士淳于髡用寓言勸谏:

三、 核心含義解析

  1. 方法錯誤導緻失敗: 故事中,齊宣王懸賞求賢的方法不當(類比用買死兔的價錢懸賞活兔),可能導緻人們像農夫一樣,用錯誤的方式(追逐兔子)去達成目标(得到賞金),結果可能徒勞無功或得到無價值的東西(死兔)。
  2. 貪圖小利因小失大: “田父”代表目光短淺、貪圖眼前小利(追逐兔子可能得到賞金)的人。這種行為往往忽略了更大的目标(得到真正的千裡馬/賢士)或可能帶來更大的風險與損失(浪費精力、錯過機會)。
  3. 結果與初衷相悖: 本想有所收獲(得賢士/得兔),但因策略失誤,最終可能一無所獲,或得到的并非真正所需(死兔非活兔)。

四、 用法與示例

五、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 對“田父之獲”的詞條釋義明确指向《戰國策·齊策三》的典故,并解釋其比喻義。 (權威辭書)
  2. 《漢語成語大詞典》(朱祖延主編,中華書局): 詳細收錄該成語,解析其出處、本義和引申義,是成語研究的重要工具書。 (權威辭書)
  3. 《戰國策》(西漢劉向編訂): 原始文獻出處,其中《齊策三》的“淳于髡谏齊宣王”章是成語典故的直接來源。 (經典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

“田父之獲”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tián fǔ zhī huò(注音:ㄊㄧㄢˊ ㄈㄨˇ ㄓ ㄏㄨㄛˋ),其核心含義是比喻兩者相争,第三者得利,與“鹬蚌相争,漁翁得利”類似。


詳細解釋

  1. 出處與典故

    • 源自《戰國策·齊策三》中的寓言:韓子盧(快犬)追逐東郭逡(狡兔),兩者力竭而亡,農夫不費力氣便獲得兩者。
    • 《三國志·魏志·袁紹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提到:“此韓廬、東郭自困于前而遺田父之獲者也。”
    •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也引用了這一典故。
  2. 基本含義
    指因他人争鬥而輕松獲利,強調“不勞而獲”或“坐收漁利”的境遇。例如市場競争中,兩方激烈對抗時,第三方可能趁機占據優勢。

  3. 用法與結構

    • 語法:偏正式結構,通常作賓語,用于書面語。
    • 近義詞:漁翁之利、田父之功。
    • 反義詞:無直接反義,但可對比“自力更生”等強調主動努力的成語。
  4. 例句

    • “若迷而不返,則是韓盧、東郭自困于前,而遺田父之獲也。”(《三國演義》)

注意

别人正在浏覽...

鼇抃褊忿波律膏不闌帶瞋恨癡想爨弄鏙然打胡旋單跪等夷蹲坑遁栖飛廉府治革囊耿正供享鼓蕩歸獄漢武泉狠惡緩降洄冱會且交隱角隅酵粥就駕絕塵窺睹酷苛淩塊闾墓孟婆名榜毆公罵婆鷗鹭盟畔道辟質千裡鏡千張青雀舫權榮确貨三制僧夏燒炭沙西廈宇眚愆坦誠通吊推挹推重妄異宛似無價寶相貿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