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歸獄的意思、歸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歸獄的解釋

(1).猶歸罪。《公羊傳·闵公元年》:“﹝ 慶父 ﹞使﹝ 鄧扈樂 ﹞弑 子般 ,然後誅 鄧扈樂 而歸獄焉。”《漢書·五行志上》:“歸獄不解,茲謂追非。” 顔師古 注:“ 李奇 曰:‘歸罪過于民,不罪己也。’ 張晏 曰:‘謂釋有罪之人而歸無辜者也。’” 嚴複 《<法意>按語》:“ 唐 宋 諸儒,想望太平,皆太息于先王經制之破壞,而歸獄 商君 。” 錢基博 《辛亥南北議和别記》:“ 漢口 之焚,論者胥歸獄 馮公 。”

(2).返歸監獄。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詩:“怨女三千放出宮,死囚四百來歸獄。”

(3).歸結獄訟。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八:“又獄有不能結者,輒誘殺生番以歸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歸獄

釋義:指将罪責歸于某人或某方,特指将過錯、罪責推卸給他人承擔。


字義解析

  1. 歸(歸)
    • 本義為“返回”,引申為“歸屬”“歸結”。
    • 此處取“歸結、推予”之意,強調責任的轉移。
  2. 獄(獄)
    • 本義指“訴訟案件”或“監牢”,引申為“罪責”“刑罰”。
    • 此處指“罪責”或“過錯”。

      合成詞義:将罪責歸結于特定對象,含“歸咎”“問責”之意。


用法與語境


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歸獄:歸罪于人。”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獄,罪也;歸獄,謂歸罪也。”

  3. 《漢書·刑法志》:

    “吏傅爰書,歸獄于無辜者衆。”(記載官吏将罪責轉嫁無辜者的現象)


語義辨析

(注:古籍引用因版權限制未提供鍊接,可參考權威出版社紙質或官方電子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歸獄”是一個多義詞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種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歸罪
    指将罪責歸于某人或某事。例如《公羊傳》記載慶父指使鄧扈樂弑君後,又将其誅殺以“歸獄”(嫁禍于人)。此用法在曆史文獻中常見,如《漢書》提到統治者“歸獄不解”即推卸責任于民。

  2. 返歸監獄
    特指唐代德政典故:唐太宗曾釋放死囚返家探親,囚犯如約歸獄後被赦免,成為仁政象征。

  3. 歸結獄訟
    指對案件進行審理和判決,屬古代司法術語,使用頻率較低。


二、語境與示例


三、詞源與結構

如需更完整釋義,可查閱《漢語辭海》或《公羊傳》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匾擔扁桃鼻管駁審步罡踏鬥讒路摌削成日成夜澄水帛臭氧出萃垂祉翠浪殚弊玷漏東津遁屍二柳放炮忿怼封建社會主義佛國伏特加恭候工糈幻燈潔煉盡盡冀求雞人就事機微刻手勞動法晾台廉利潦淖淩薄領務旅夢馬店敏達磨機披款破觚斫雕窮塞崎危乳峰三神山三十六洞天時膳守奈送閨女搜刷提奬同塵頑心閑衣小堂名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