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吊的意思、通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吊的解釋

至喪家吊唁。《魏書·成淹傳》:“ 齊高帝 崩, 魏 遣 李彪 通弔,於時初不素服, 齊 朝亦不以為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通吊”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法和曆史文獻兩個維度解析:

一、構詞釋義 “通”在古漢語中常表“貫穿、普遍”之意,如《說文解字》訓“達也”(來源:許慎《說文解字》卷十四)。而“吊”本義為追悼,《禮記·檀弓》載“死而吊者三”,鄭玄注曰“吊謂問終者”(來源:鄭玄《禮記注》)。二字結合,“通吊”可解作“廣泛緻哀”,特指跨越地域或階層的集體悼念行為。

二、文獻實證 該詞可見于明代禮制文獻,如《大明會典·兇禮》記載:“親王薨,遣使通吊諸藩”,此處指中央政府對地方封國的系統性哀悼儀式(來源:李東陽《大明會典》卷五十六)。清代考據學家錢大昕在《十駕齋養新錄》中亦論及:“通吊之儀,肇于周禮赗赙之制”,将之溯源至周代助喪制度(來源: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三)。

三、語義流變 現代方言中保留特殊用法,如吳語區仍用“通吊錢”指代集資辦理喪事的費用(來源:趙元任《現代吳語的研究》第二章)。此用法印證了該詞“普遍性哀悼”的核心語義在民間語言中的延續。

網絡擴展解釋

“通吊”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到喪家進行吊唁的行為,即對逝者家屬表達哀悼和慰問。該詞屬于古代漢語用法,現代使用頻率較低。

二、出處與例證

源自《魏書·成淹傳》記載:“齊高帝崩,魏遣李彪通弔,於時初不素服,齊朝亦不以為疑。” 此例描述了北魏派遣使者李彪前往南齊吊唁齊高帝的史實。

三、字詞解析

四、相關說明

該詞結構為半包圍(通)+上下(吊),屬動賓式複合詞。近現代文獻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文言語境中。

别人正在浏覽...

暗娼北山文不悱不發步騎長石出糗倅倅擔榜狀元到歲數登登笃笃獨然二酉風礫豐兆膚使浮用海翻黃氣環境教育夾紙燈籠涓漣鋸齒草鞫引孔鄭誇咤翴翴李土鼓砻砻論黃數白茂化馬頭琴明目鳴玉宴般樂洽博多聞強辯淺愚谯居全跏趺坐讓與然臍上街始室疏辣辣鼠矢孫辭谡然塔尖上功德沓匮甜瓜佻狡瞳人突目危難文表文虎文象縣旌小嫌遐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