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等夷的意思、等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等夷的解釋

(1).同等;同輩;同等的人。《韓詩外傳》卷六:“遇長老則修弟子之義,遇等夷則修朋友之義。”《史記·留侯世家》:“ 黥布 ,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諸将家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将此屬,無異使羊将狼,莫肯為用,且使 布 聞之,則鼓行而西耳。”《周書·趙貴傳》:“初, 貴 與 獨孤信 等皆與 太祖 等夷。”《金史·國用安傳》:“明日, 用安 乃出見使者,跪揖如等夷。”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卷四:“近世貴賤無等,輿臺厮養視縉紳如等夷。”

(2).匹比。 唐 孟郊 《同年春宴》詩:“塞鴻絶儔匹,海月難等夷。” 宋 司馬光 《論後妃封贈劄子》:“皇後敵體至尊,母儀四海,六宮之内,無與等夷。”

(3).輩分或等級的差别。 清 劉大櫆 《吏部侍郎博野尹公行狀》:“其學以誠為本,遇人無等夷,一待以肫懇之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等夷是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主要包含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指地位或等級相當的人

指身份、地位、輩分處于同等層級的人群,常見于古代文獻中描述社會關系。

例證:

《史記·留侯世家》載:“陛下與此屬共取天下,今已為天子,而所封皆蕭、曹故人,所誅皆平生仇怨。此屬畏陛下不能盡封,又恐見疑過失及誅,故相聚謀反耳……上曰:‘天下屬安定,何故而反?’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屬取天下;今陛下為天子,而所封皆蕭、曹故人所親愛,而所誅者皆生平所仇怨。今軍吏計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屬畏陛下不能盡封,恐又見疑平生過失及誅,故即相聚謀反耳。’”

(此處“此屬”即與劉邦早年地位相當的“等夷”)


二、引申為“輕視、平視”之意(罕見用法)

由“地位相等”衍生出“将對方視為同等身份對待”的行為,隱含輕視或平等相待的語境。

例證:

王夫之《讀通鑒論》言:“光武終不任将帥以宰相,尊不躐等,而卑不等夷。”(指不輕慢對待地位較低者)


使用建議

該詞多用于研究古代社會結構、曆史文獻解讀或文言文創作中。現代漢語表達“地位相當者”時,更常用“同僚”“同輩”“平級”等替代詞彙。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等夷”是一個多義的古漢語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使用場景:

一、基本含義

  1. 同等/同輩
    指身份、地位或輩分相同的人。例如《韓詩外傳》提到“遇等夷則修朋友之義”,強調同輩間的平等交往。

  2. 匹比
    表示事物之間可相提并論或互為匹配。如唐代孟郊詩句“海月難等夷”,形容事物難以比拟。

  3. 等級差别
    指輩分或階級的差異。清代劉大櫆的記載中,“遇人無等夷”即消除等級差異的待人态度。


二、擴展含義

  1. 成語用法:平等對待
    在部分語境中(如《禮記·禮運篇》),“等夷”被引申為“一視同仁”,即不分貴賤、貧富的平等觀念。

三、使用場景

建議結合具體文本語境選擇合適釋義,古籍中多側重“同輩”或“等級”,現代引申義更傾向平等理念。

别人正在浏覽...

巴黎和會怖慄采求朝上馳想酬待川靈儋輿電壓表敦行菲薇縫縫連連豐肌秀骨鳳麟洲改天換地港商崗子幹凈利索拱券光有規撫櫃上毫發不爽號筒黃靈劃圈華胥回說穢仙渾古盡思亢進亢心憍氣孔艱來征酹奠賣斷免試面約糜草甯候萍飄鉛鐵清富清怡桡法守押衰遞甩開萬代為期潙叟五流無辱骛新賢每先死消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