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天池的意思、天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天池的解釋

(1).海。《莊子·逍遙遊》:“ 南冥 者,天池也。” 成玄英 疏:“大海洪川原夫造化,非人所作,故曰天池也。” 南朝 宋 王韶之 《殿前登歌》:“沔彼流水,朝宗天池。” 唐 韓愈 《應科目時與人書》:“天池之濱,大江之濆,曰有怪物焉。”

(2).天上 仙界 之池。 唐 韓愈 《漫作》詩之一:“ 玄圃 珠為樹,天池玉作砂。” 明 李東陽 《與李中舍應正同飲時旸邸》詩:“又如驟天馬,霧鬣天池通。” 趙光榮 《裡湖紀遊》詩之四:“神物在天池,煙雲與吞吐。”

(3).指山頂之池。 唐 杜甫 《天池》詩:“天池馬不到,嵐壁鳥纔通。” 宋 範仲淹 《天池》詩:“嶽頂見天池,神異安可度。”

(4).星名。《晉書·天文志上》:“九坎間十星,曰天池。”

(5).穴位名。即承漿。參見“ 承漿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天池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包含多層含義,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一、自然地理概念

指高山頂部的天然湖泊,通常由冰川侵蝕或火山活動形成。例如:


二、神話與文學意象

  1. 神話中的仙池

    古代典籍如《山海經》《淮南子》記載,天池是昆侖山頂的神仙居所,西王母宴飲之地。如《莊子·逍遙遊》載:“南冥者,天池也”,喻指浩瀚無邊的宇宙空間(參考:中華書局《莊子譯注》 )。

  2. 詩詞中的象征

    李白《廬山謠》中“銀河倒挂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描繪的天池意象,常被引申為超凡脫俗之境(參考:上海古籍出版社《李太白全集》 )。


三、古文獻中的特殊指代


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定義“天池”為“山頂之湖”,并收錄其神話與地理雙重含義。
  2. 《辭海》(第七版):明确區分自然實體(如長白山天池)與文化意象(如《莊子》中的哲學概念)。

地理實體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天池”一詞含義豐富,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五類解釋:

  1. 自然地理概念

    • 指大海:最早見于《莊子·逍遙遊》,“南冥者,天池也”,成玄英注解為“大海洪川”,強調其天然形成的廣闊水域。
    • 山頂湖泊:唐代杜甫《天池》詩“天池馬不到,嵐壁鳥纔通”,描述險峻山頂的池水,如長白山天池等自然景觀。
  2. 神話與文學意象

    • 仙界之池:韓愈《漫作》中“天池玉作砂”将天池想象為仙境的池水,象征缥缈奇幻的意象。
  3. 天文與醫學術語

    • 星宿名:《晉書·天文志》記載“九坎間十星曰天池”,指古代天文中的星官名稱。
    • 穴位名:即“承漿穴”,位于下唇凹陷處,屬中醫經絡系統。
  4. 現代地理實體

    • 特指長白山天池:位于吉林省,是火山口形成的湖泊,海拔2189米,最深373米,為松花江源頭,被16座山峰環繞,以藍如晴空的湖水和壯麗瀑布聞名。
  5. 其他引申義
    部分文獻中,“天池”也用于形容高海拔封閉水域或比喻廣闊無垠的空間,如韓愈《應科目書》中“天池之濱”的文學化表達。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詩詞及現代地理釋義,若需了解具體天池景點詳情,可參考、10的完整介紹。

别人正在浏覽...

壁鐘簿冊蠶矢嘲撥摧志屈道代行打雞罵狗耳界梵襟扶支該首故境果藝寒筇豪門巨室皓手鶴隴介介街景驚悖敬天愛民空首诳謾寬叡昆山酷忍良禽擇木靈感零零星星鱗羅輪鞅邏偵面前鳥途孽海頻道橋栅橋台全力以赴蓍舊受戒獸擾守瘗曙鐘死沓沓綏納逃死掏心鐵耙噋噋外主望雲骓頑石霧集五馬六猴霧绡煙縠習安險要小鮮斜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