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拂曉的鐘聲。 南朝 梁 庾肩吾 《詠蔬圃堂》:“風長曙鐘近,地逈 洛城 遙。” 唐 王維 《同崔員外秋宵寓值》詩:“九門寒漏徹,萬井曙鐘多。”
“曙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如需查看更多詩句或完整出處,可參考、9、10等來源。
《曙鐘》是一個漢語詞彙,用來形容黎明時分鐘聲響起的景象。下面将會解釋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代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曙鐘》的拆分部首是“曰”和“示”,也就是從右邊的部首和左邊的部首組成。根據中國文字學的筆畫規則,該詞的總筆畫數為10畫。
《曙鐘》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和詩歌中的描寫。它用來形容在清晨時分,當太陽即将升起時,鐘聲響起的景象。
《曙鐘》的繁體字是「曙鐘」。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字形可能有所不同。有記載的最早的《曙鐘》字樣可以追溯到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其字形為「昃鐘」。然而,現代通用的寫法是「曙鐘」。
這是一個使用《曙鐘》一詞的例句:
清晨的時候,城市裡響起了悠揚的《曙鐘》,宣告着新的一天的開始。
與《曙鐘》相關的組詞有:
- 曙光:指代黎明時分的第一縷陽光。
- 鐘聲:指鐘表發出的聲音。
- 曙色:指日出之前的天空呈現的淡淡紅色。
與《曙鐘》近義的詞彙有:
- 黎明:指天亮的時候。
- 拂曉:指夜晚過後,天開始放亮的時候。
與《曙鐘》相反的詞彙有:
- 暮鐘:指傍晚時分鐘聲響起的景象。
- 夜深:指夜晚深入到沒有亮光的時候。
希望以上解釋能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