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崐山”。1.山名。 昆侖山 的簡稱。《呂氏春秋·重己》:“人不愛 崑山 之玉, 江 漢 之珠,而愛己之一蒼璧小璣。” 晉 潘尼 《贈侍禦史王元贶》詩:“ 崐山 積瓊玉,廣廈構衆材。”
(2).山名。在今 上海市 松江縣 西北。《文選·陸機<贈從兄車騎>詩》:“髣髴 谷水 陽,婉孌 崐山 陰。” 李善 注引《吳地記》:“ 海鹽縣 東北二百裡有長谷,昔 陸遜 、 陸凱 居此。谷東二十裡有 崐山 ,父祖葬焉。”
(3).縣名。今屬 江蘇省 。因境内有 昆山 而得名。
(4).指昆腔。 明 王骥德 《曲律·論腔調》:“舊凡唱南調者,皆曰‘海鹽’;今‘海鹽’不振,而曰‘崑山’。‘崑山’之派,以 太倉 魏良輔 為祖。”參見“ 崑腔 ”。
昆侖山 的省稱。《史記·李斯列傳》:“今陛下緻 昆山 之玉,有 隨 和 之寶。” 漢 桓寬 《鹽鐵論·力耕》:“美玉珊瑚出於 昆山 ,珠璣犀象出於 桂林 。”
“昆山”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以下是綜合解釋:
昆侖山的簡稱
古代文獻中常以“昆山”代指昆侖山,如《呂氏春秋》提到“崑山之玉”,即指昆侖山産的美玉。
地理名稱
戲曲術語
明代戲曲中“昆山”代指“昆腔”(昆曲),如王骥德《曲律》提到“崑山”與“海鹽腔”的演變關系。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某層含義,可參考權威詞典或地方志。
《昆山》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位于江蘇省蘇州市郊區的一個山脈,同時也是一個地名。
《昆山》的部首是山字旁,拆分後的筆畫為8畫。
《昆山》的來源比較多樣。一種說法是因為春秋時期的賢臣丘長孺(昆侖山)的故事而得名,也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周頌《草昧》:“文王在昆邑”,将昆邑引伸為昆山。總的來說,它的來源并無确切的文獻記載,存在多種傳說。
《昆山》的繁體為「崑山」。
在古時候,對《昆山》的漢字寫法并不完全統一。有《說文解字》将其寫作「崑」,又有《康熙字典》将其寫作「崑」或「昆」。古代漢字的寫法是有一定變化的,因此可能存在不同的寫法。
1. 昆山風景秀麗,吸引了衆多遊客。
2. 我的朋友在昆山建了一座漂亮的房子。
昆山花木、昆山山水、昆山風景、昆山旅遊、昆山名勝等。
美麗山脈、美景山、秀麗山、風景山等。
平原、盆地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