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陶兀兀的意思、陶陶兀兀的詳細解釋
陶陶兀兀的解釋
形容沉湎于酒,放縱傲慢。
詞語分解
- 陶陶的解釋 歡樂陶陶樂趣詳細解釋.和樂貌。《詩·王風·君子陽陽》:“君子陶陶,左執翿,右招我由敖,其樂隻且。” 毛 傳:“陶陶,和樂貌。”《晉書·劉伶傳》:“﹝ 伶 ﹞惟著《酒德頌》一篇。其辭曰:‘先生於是方捧
- 兀兀的解釋 ∶不動的樣子他兀兀地看看我 ∶勤奮刻苦的樣子 ∶昏沉的樣子詳細解釋.高聳貌。 唐 楊乘 《南徐春日懷古》詩:“興亡山兀兀,今古水渾渾。” 元 李庭 《鹹陽懷古》詩:“連雞勢盡霸圖新,兀兀宮牆壓
網絡擴展解釋
“陶陶兀兀”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táo táo wù wù,其核心含義是形容人沉湎于飲酒,表現出放縱、傲慢或怡然自得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 醉酒放縱:指因飲酒過度而呈現的放縱、不受拘束之态。
- 例:宋·黃庭堅《醉落魄》中“陶陶兀兀,尊前是我華胥國”,描繪醉後超脫塵世的逍遙感。
- 傲慢不羁:帶有對世俗禮法的不屑,如《晉書·劉伶傳》提到劉伶“陶兀昏放”,雖醉酒放浪卻機敏如常。
出處與用法
- 典故溯源:
源自魏晉名士劉伶的典故,他在《酒德頌》中以酒為伴,展現蔑視禮法的生活态度。宋代詩詞(如黃庭堅作品)進一步将“陶陶兀兀”文學化,強化其醉态與超脫的意象。
- 語境應用:
多用于文學作品,描述人物醉酒後的狂放或閑適,隱含對世俗的疏離感,如元雜劇《呂洞賓三醉嶽陽樓》中“陶陶兀兀似癡颠”。
近義詞與辨析
- 近義詞:陶兀、兀兀陶陶(詞序颠倒,含義相近)。
- 注意:部分資料(如)提到“兀兀陶陶”有“繁榮興旺”之意,但此解釋與主流文獻不符,可能是誤用或引申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陶陶兀兀”既是對醉酒狀态的生動刻畫,也暗含對傳統禮法的反叛精神,常見于古典文學。使用時需注意其貶中帶褒的複雜情感色彩,避免與單純形容繁榮的詞彙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陶陶兀兀》的意思
《陶陶兀兀》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人的言行舉止紛亂、不守規矩,行為放縱,沒有秩序和紀律。
拆分部首和筆畫
《陶陶兀兀》的拆分部首是:陶(土),兀(兒/兒)。
《陶陶兀兀》的總筆畫數為:19畫。
詞源來源
《陶陶兀兀》源于中國古代文獻《左傳》,用以形容人的行為不受拘束,隨意嬉戲,不拘禮法規矩。
繁體字
《陶陶兀兀》的繁體字為:陶陶兀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寫作中,陶的古字形為陶,陶字形中的凹,表示陶瓷材料,易彎曲,所以使用這個字形來表示這個成語的意思。
兀的古字形為聿,表示可以移動的物體,最後演變為現在的兀字。
例句
他整天陶陶兀兀,不上課、不聽話,怎麼能取得好成績呢?
組詞
陶醉、陶冶、陶器、陶瓷、兀自、兀坐、兀立、兀鷹。
近義詞
放縱、放肆、恣意、任性、不羁。
反義詞
恪守、謹慎、規矩、紀律、拘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