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陶兀兀的意思、陶陶兀兀的详细解释
陶陶兀兀的解释
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
词语分解
- 陶陶的解释 欢乐陶陶乐趣详细解释.和乐貌。《诗·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毛 传:“陶陶,和乐貌。”《晋书·刘伶传》:“﹝ 伶 ﹞惟著《酒德颂》一篇。其辞曰:‘先生於是方捧
- 兀兀的解释 ∶不动的样子他兀兀地看看我 ∶勤奋刻苦的样子 ∶昏沉的样子详细解释.高耸貌。 唐 杨乘 《南徐春日怀古》诗:“兴亡山兀兀,今古水浑浑。” 元 李庭 《咸阳怀古》诗:“连鸡势尽霸图新,兀兀宫墙压
网络扩展解释
“陶陶兀兀”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áo táo wù wù,其核心含义是形容人沉湎于饮酒,表现出放纵、傲慢或怡然自得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 醉酒放纵:指因饮酒过度而呈现的放纵、不受拘束之态。
- 例:宋·黄庭坚《醉落魄》中“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描绘醉后超脱尘世的逍遥感。
- 傲慢不羁:带有对世俗礼法的不屑,如《晋书·刘伶传》提到刘伶“陶兀昏放”,虽醉酒放浪却机敏如常。
出处与用法
- 典故溯源:
源自魏晋名士刘伶的典故,他在《酒德颂》中以酒为伴,展现蔑视礼法的生活态度。宋代诗词(如黄庭坚作品)进一步将“陶陶兀兀”文学化,强化其醉态与超脱的意象。
- 语境应用:
多用于文学作品,描述人物醉酒后的狂放或闲适,隐含对世俗的疏离感,如元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中“陶陶兀兀似痴颠”。
近义词与辨析
- 近义词:陶兀、兀兀陶陶(词序颠倒,含义相近)。
- 注意:部分资料(如)提到“兀兀陶陶”有“繁荣兴旺”之意,但此解释与主流文献不符,可能是误用或引申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陶陶兀兀”既是对醉酒状态的生动刻画,也暗含对传统礼法的反叛精神,常见于古典文学。使用时需注意其贬中带褒的复杂情感色彩,避免与单纯形容繁荣的词汇混淆。
网络扩展解释二
《陶陶兀兀》的意思
《陶陶兀兀》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人的言行举止纷乱、不守规矩,行为放纵,没有秩序和纪律。
拆分部首和笔画
《陶陶兀兀》的拆分部首是:陶(土),兀(儿/儿)。
《陶陶兀兀》的总笔画数为:19画。
词源来源
《陶陶兀兀》源于中国古代文献《左传》,用以形容人的行为不受拘束,随意嬉戏,不拘礼法规矩。
繁体字
《陶陶兀兀》的繁体字为:陶陶兀兀。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写作中,陶的古字形为陶,陶字形中的凹,表示陶瓷材料,易弯曲,所以使用这个字形来表示这个成语的意思。
兀的古字形为聿,表示可以移动的物体,最后演变为现在的兀字。
例句
他整天陶陶兀兀,不上课、不听话,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
组词
陶醉、陶冶、陶器、陶瓷、兀自、兀坐、兀立、兀鹰。
近义词
放纵、放肆、恣意、任性、不羁。
反义词
恪守、谨慎、规矩、纪律、拘束。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