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的意思、牛刀的詳細解釋
牛刀的解釋
宰牛的刀。語出《論語·陽貨》:“子之 武城 ,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後常以喻大材器。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譬割雞之政,亦有牛刀。” 唐 孟浩然 《贈蕭少府》詩:“鴻漸昇儀羽,牛刀列下班。” 宋 辛棄疾 《破陣子·為範南伯壽》詞:“卻笑 瀘 溪 如鬥大,肯把牛刀試手不?壽君雙玉甌。” 清 沉起鳳 《諧铎·雞談》:“尚得牛刀一試,冀他年大用也哉!”
詞語分解
- 牛的解釋 牛 ú 哺乳動物,趾端有蹄,頭上長一對角,是反刍類動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車,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試(喻有很大的本領,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黃。牛角。 星名,二十八宿之:牛鬥(指
- 刀的解釋 刀 ā 用來切、割、斬、削、砍、刺、鍘的工具:刀子。刀兵。刀法。剪刀。鐮刀。 中國的紙張計量單位:一刀合一百張。 古代的一種錢币,因其形如刀故稱:刀币。 姓。 筆畫數:; 部首:刀;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牛刀”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宰牛用的刀具,指代大型、鋒利的工具。
- 引申含義:比喻具有大才能的人或事物,常用于強調能力遠超當前所需,或形容“大材小用”。
出處與典故
- 《論語·陽貨》:孔子到武城時,聽到弦歌之聲(禮樂教化),笑稱治理小地方無需動用“牛刀”(大才能),即“割雞焉用牛刀”。
- 後世引用:如謝靈運、辛棄疾等文人通過“牛刀”表達對人才或抱負的隱喻。
比喻用法
- 贊譽才能:如“牛刀列下班”(孟浩然詩),表示人才本應擔任更高職位。
- 調侃大材小用:如“割雞政用牛刀”(辛棄疾詞),暗指才能未得施展。
- 現代用法:常見于成語“牛刀小試”,指略微展示大才能。
例句參考
- 古典語境:唐·孟浩然《贈蕭少府》中“牛刀列下班”。
- 現代造句:“這些頂尖科學家研究基礎問題,簡直是牛刀割雞。”。
“牛刀”既指實際工具,更承載文化隱喻,需結合語境判斷其褒貶。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論語》及相關詩詞。
網絡擴展解釋二
牛刀
牛刀,讀音(niú dāo),即刀子。下面将對牛刀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方面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牛刀的拆分部首為牛(niú),刀(dāo),其中牛部的筆畫數為4,刀部的筆畫數為2。
來源和繁體
牛刀一詞源自于古代的典故。據傳,古時候農村經常使用牛來耕田,用刀來除草、割谷等農活。因此,牛刀成為了一個常見的農具。在繁體字中,牛刀的字形和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牛刀的字寫作〖牜刀〗。其中的牜是牛的古代寫法。在繁體字中,也有一種寫作〖㷍刀〗的形式,但使用較少,已經逐漸被淘汰。
例句
他手握牛刀,熟練地剁着肉塊。
組詞
組詞方面,常見的詞語有牛刀小試、刀光劍影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刀劍、兵器。
反義詞:安撫、和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