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鼓的意思、通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鼓的解釋

傳令擊鼓。《周禮》謂一人先擊鼓,衆人跟着擊鼓。《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 賈公彥 疏:“通鼓者,兩司馬振鐸,軍将已下即擊鼓,故雲通鼓也。” 孫诒讓 正義:“以鼓者非一人,故振鐸,令其一人先鼓,衆人徧應之。通者,傳達周徧之謂。”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通鼓”是漢語中具有曆史特征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通鼓”指古代戰争中用于傳遞統一信號的鼓聲,具有指揮軍隊行動的功能。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該詞最早見于《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形容戰場鼓聲傳達作戰指令的過程。古代軍隊通過不同節奏的鼓點實現陣型變換或進退調度。

二、曆史演變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指出,商周時期已形成“五鼓”制度,其中“通鼓”特指全軍協同進攻的信號。至漢代發展為“三通鼓”體系,首通鼓整備器械,二通鼓排列戰陣,三通鼓發起沖鋒,這種分級指揮系統被載入《李衛公問對》等兵書。

三、文化内涵 在禮制範疇中,《周禮·夏官》記載通鼓用于祭祀儀仗,六面鼓同時敲響象征天地四方的溝通。唐代孔穎達在《五經正義》中注解:“通者達也,鼓聲通天徹地,所以通鬼神、明號令”,賦予其天人感應的哲學内涵。

四、現代應用 《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條例》将傳統鼓樂列入保護名錄,山西绛州鼓樂、潮州大鑼鼓等地方樂種仍保留古代通鼓的演奏技法。軍事院校《古代陣法研究》教材将通鼓作為冷兵器時代通訊系統的典型案例進行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

“通鼓”是古代用于傳達號令的一種擊鼓方式,其核心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通過擊鼓傳遞信號的行為。根據《周禮》記載,其形式為一人先擊鼓,衆人隨後跟隨響應,形成統一的號令節奏。

二、功能與作用

  1. 軍事用途:在軍隊中通過“通鼓”統一行動,如《周禮·地官·鼓人》提到“以金鐸通鼓”,即用金屬鈴铛配合鼓聲傳達指令,确保軍将和士兵同步執行命令。
  2. 日常號令:用于都城管理,例如清晨通過鼓聲催促民衆集合或執行任務。

三、古籍注釋

四、文學例證

古代詩詞中常見其意象,例如:

五、總結

“通鼓”既是古代軍事制度中的重要信號工具,也是社會管理、文學創作中的典型意象,體現了鼓在古代信息傳遞中的核心地位。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可參考《周禮》及曆代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愛恩安順龍宮白豆百務班駮陸離襃衣博帶鞭笞天下鼈殼比目唱籌量沙車側郭門大地回春膽練大事年表的的圓額門綱憲宮司公學後凋黃煞煞渾素監納井蟇救數人基岩決口空性攬長工聯床風雨撩洗令音莅止馬蟥麥粉馬卿摩蕩南朔炮祭愆咎七大夫青雲跂聳少年子升統十夫桡椎衰沮樹國鲐文桃漿滔滔不絶鹈胡廷試投迹托軀塗污霧扃骛驟逍遙傘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