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high official position]∶比喻高官顯爵
平步青雲
(2) [noble]∶舊時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雲之士
(3) [hermit]∶比喻隱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雲
(4) [sky]∶天空
(1).青色的雲。《楚辭·九歌·東君》:“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漢書·揚雄傳上》:“青雲為紛,虹霓為繯。”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陰溝水》:“ 文帝 以 漢 中平 四年生于此,上有青雲如車蓋,終日乃解。”
(2).指高空的雲。亦借指高空。《楚辭·遠遊》:“涉青雲以汎濫兮,忽臨睨夫舊鄉。” 晉 傅玄 《曆九秋篇》詩:“ 齊 謳 楚 舞紛紛,歌聲上激青雲。” 宋 葉適 《送郭黃中》詩:“ 雁山 削玉上青雲,仙侶常遊遣俗紛。”《水浒傳》第六回:“旛竿高峻接青雲,寶塔依稀侵碧漢。” 辛雷 《一個愛說夢話的人》:“站在 武漢 長江大橋 上……頭也有點發暈,如置身青雲之上。”
(3).喻高官顯爵。《史記·範雎蔡澤列傳》:“ 須賈 頓首言死罪,曰:‘ 賈 不意君能自緻於青雲之上。’” 漢 揚雄 《解嘲》:“當途者升青雲,失路者委溝渠。” 宋 司馬光 《和任屯田感舊叙懷》:“自緻青雲今有幾?化為異物已居多。”《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又有那身在青雲之上,拔人淤泥之下。”
(4).喻謀取高位的途徑。 明 汪錂 《春蕪記·悲秋》:“肝膽自憐白首,功名誰借青雲。”參見“ 青6*雲6*路 ”。
(5).喻遠大的抱負和志向。《三國志·魏志·荀彧荀攸賈诩傳論》“其 良平 之亞歟”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張子房 青雲之士,誠非 陳平 之倫。” 明 徐渭 《上督府公生日》詩:“未逢 黃石 書誰授,不墜青雲志自強。”
(6).指青雲之士。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白日來深殿,青雲滿後塵。” 仇兆鳌 注:“青雲,指文士之追隨者。” 宋 王安石 《葛興祖挽辭》:“憶隨諸彥附青雲,場屋聲名看出羣。” 清 恽敬 《答董牧唐》:“敬幸附青雲,而生平未得一見。”參見“ 青雲士 ”。
(7).謂隱居。《南史·齊衡陽王鈞傳》:“身處朱門,而情遊江海;形入紫闥,而意在青雲。”《雲笈七籤》卷一○七:“遂拜表解職,求託巖林,青雲之志,于斯始矣。”
(8).喻黑發。 唐 李賀 《大堤曲》:“青雲教綰頭上曲,明日與作耳邊璫。”
(9).古指春官。《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顔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青雲漢語 快速查詢。
“青雲”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從以下四個方面理解:
比喻高位顯赫
最常見的用法是象征高官顯爵或非凡成就,如成語“平步青雲”“青雲直上”均形容迅速升至高位或取得巨大成功。這一含義源自古代對“青天”的尊崇,青色象征高貴,雲則代表接近天界的地位。
指代道德高尚之人
舊時也用于贊譽品德崇高、聲望卓著的人,如“青雲之士”即指德高望重的賢者。
隱喻隱居生活
在特定語境中,可表達隱逸志向,如“形入紫闼,而意在青雲”暗含身處官場卻心向歸隱的意味。
字面指天空或雲彩
原義為青色的雲,常見于古詩文,如《楚辭·九歌·東君》中“青雲衣兮白霓裳”描繪了雲霞的意象。此外,“直上青雲”也字面描述沖向高空的動作。
擴展知識:成語“青雲直上”出自《史記》,形容仕途飛速晉升;而“平步青雲”則強調突然獲得高位,均體現古代對仕途成就的重視。
《青雲》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青色的雲彩,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物高飛、志向遠大。
《青雲》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青”和“雲”。其中,“青”部的拆分部首為“一丨”,總計5畫;“雲”部的拆分部首為“二丨”,總計4畫。
《青雲》一詞源于古代文學作品,最早出自晉代謝靈運的《長歌行》:“才君蓄銳早傾城,志士暮年争運程。青雲直上銀河去,無奈朱顔隻妖娆。”後來逐漸被廣泛引用和借用。
《青雲》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青雲」。
古時漢字寫法較為複雜,與現代寫法略有不同。《青雲》在古時候的寫法為「靑雲」。
1. 他一生追求青雲直上,不斷努力奮鬥。
2. 看着朝陽下的青雲,我心生向往之情。
3. 他的青雲之路始于勤奮,毅然拒絕了一切誘惑。
1. 青雲直上
2. 雲端
3. 雲霄
4. 雲遊四海
1. 翺翔
2. 飛黃騰達
3. 一飛沖天
1. 苦海
2. 窮途
3. 失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