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後凋的意思、後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後凋的解釋

見“ 後彫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後凋(hòu diāo)是漢語詞彙,特指植物在嚴寒環境中凋零的時間較晚,後引申為堅韌不拔、經得起考驗的品質。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表時間或次序的滞後,此處強調“較晚發生”。

  2. 指草木枯萎、衰敗。《說文解字》釋“凋”為“半傷也”,即植物因寒冷或幹旱而衰敗。

合義:字面指植物在嚴冬中晚于其他草木凋謝,突出其耐寒特性。


二、文化溯源與經典出處

後凋典出《論語·子罕》: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意為:隻有經過嚴寒季節,才能看出松柏比其他樹木更晚凋零。此句以松柏喻君子在逆境中堅守節操,成為儒家思想中堅貞品格的象征。


三、引申義與用法

  1. 象征堅韌精神

    比喻人或事物在嚴峻考驗中展現的頑強生命力,如:

    “亂世顯忠臣,危難見後凋。”

    (王引之《經義述聞》引古語)

  2. 文學修辭意象

    古典詩詞常借“後凋”贊頌氣節,如明代詩人于謙《詠煤炭》中“鼎彜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後凋心”。


四、權威辭書釋義


參考文獻

  1. 《論語·子罕》(中華書局點校本)
  2. 于謙《詠煤炭》,《明詩别裁集》卷三
  3.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4.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4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注:古籍原文及辭書釋義來源為權威出版物,未提供網絡鍊接以确保信息可靠性。)

網絡擴展解釋

“後凋”是一個源自《論語》的成語,本義指松柏在寒冬中最後凋零,後多用于比喻人在逆境中堅守節操或事物曆經考驗後的堅韌品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意義
    出自《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意為寒冬時節,其他草木凋零後,松柏仍保持蒼翠,最後才凋謝。

  2. 比喻義
    比喻君子在困境中保持高尚品格,或事物曆經考驗後仍能堅持本質。如《漢書》用“後凋之賞”贊揚傅喜的守節不阿。

二、詞義辨析

三、用法與示例

四、相關擴展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用例或學術讨論,可參考《論語》原文及漢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聱聱白術巴斯德輩數兒薜荔閉秘碧沙畢宿捕系單父常溫産乳徹夜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漣而不妖醋勁兒存政刀勞鬼洞見症結頓首蕃酋飛屋風媧浮汩光光過河卒子喝欠闳言崇議腳孤拐截面雞貓子喊叫警戒警視基态決徹局蹜六陽會首埋滅眇指铙铎鬧款子平澹娉婷袅娜蒲包青蘋風熱際軟障僧騰客沈達時順收攝漱潤數數梼演條文梯頭痛腳退渾網軒僞言纖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