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事舍人的意思、通事舍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事舍人的解釋

官名。掌诏命及呈奏案章等事。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下赦》:“樓上以紅綿索通門下一綵樓,上有金鳳銜赦而下,至綵樓上,而通事舍人得赦宣讀。”《初刻拍案驚奇》卷七:“ 玄宗 聞其名,差一個通事舍人姓 裴 名 晤 ,馳驛到 恒州 來迎。”參閱《文獻通考·職官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通事舍人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稱,主要職責為傳達诏令、引見臣僚、應對禮儀事務,兼具文書傳達與外事翻譯職能。其釋義與曆史沿革如下:

一、核心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釋:

通事舍人始設于魏晉,屬中書省。掌朝見引納、殿廷通奏及外使觐見傳譯之事,為皇帝近侍之職。

——《漢語大詞典》第10卷,第1143頁

二、職能解析

  1. 傳達诏令

    負責傳遞皇帝旨意至百官,如《唐六典》載:“通事舍人掌朝見引納,及辭謝者于殿廷通奏”。

    ——《唐六典·中書省》

  2. 禮儀導引

    在朝會、祭祀等重大典禮中引導官員行禮,如《宋史·職官志》記:“凡國之儀制,悉隸焉”。

    ——《宋史·職官志一》

  3. 外事翻譯

    接待外來使節并擔任語言翻譯,《資治通鑒》注:“南北朝以降,通事舍人掌蕃客朝見及辭謝”。

    ——《資治通鑒·梁紀十》胡三省注

三、曆史演變

四、權威文獻佐證

五、學術定論

白鋼《中國政治制度通史》

“通事舍人作為溝通君相的樞紐,兼具秘書、禮儀、翻譯三職,是古代中樞行政體系的關鍵環節。”

——白鋼主編《中國政治制度通史·隋唐五代卷》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引用來源均标注權威紙質文獻。如需電子資源,可查閱“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或“國學大師”數據庫對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

通事舍人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稱,主要職責涉及诏命傳達與文書處理。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曆史沿革 始設于東晉時期,延續至唐代,屬中書省或門下省管轄,宋元時期仍沿用類似職能。

二、核心職責

  1. 诏命傳達:負責皇帝诏令的起草與傳遞,如唐代通事舍人需在重大典禮中宣讀赦書。
  2. 文書呈遞:處理奏章、案卷的接收與轉呈,類似中樞機構的文書樞紐。
  3. 禮儀引導:在朝會或外交場合承擔引見官員、使節等禮儀職責。

三、任職要求 唐代特别注重選拔「善詞令者」,即擅長文書撰寫與口頭表達的人才擔任此職。

四、文獻例證 《東京夢華錄》記載宋代通事舍人在赦書宣讀儀式中的具體工作,而《初刻拍案驚奇》提到唐玄宗曾派通事舍人迎接方士,體現其執行特殊使命的職能。

補充說明
該官職與普通「舍人」不同,後者早期多指貴族門客或低級屬官,後衍生出中書舍人等分支,但通事舍人更側重诏令文書職能。

别人正在浏覽...

白雲亭邊引比拟博物館采茶歌采薇廁匽長則是秤衡城市居民塵渴臣虜春晚端本澄源蹲鋒風波平地風疹塊感怿更且鈎金怪石鼓半鼓令鶴音紅窗睡黃掴谏折極法積滿鲸鐘稷下濟拯菊醴鱗羅鹿牀路鼓面譽奴婢怒目平衍曠蕩剖明掐死青氈故物穹宮麴部穣田善兵燒丹四生送女特诏甜沃沃铤而走險王碼電腦公司畏戒五單于誤人子弟無天于上,無地于下小畦笑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