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怪石的意思、怪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怪石的解釋

(1).似玉的美石。《書·禹貢》:“ 岱 畎,絲、枲、鈆、松、怪石。” 孔 傳:“怪異好石似玉者。” 陸德明 釋文:“怪石,碔砆之屬。”《山海經·中山經》:“ 薄山 之首曰 苟牀之山 ,無草木,多怪石。” 郭璞 注:“怪石,似玉也。” 宋 蘇轼 《後怪石供》:“ 蘇子 既以怪石供 佛印 , 佛印 以其言刻諸石。”

(2).奇形怪狀之石。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廻谿,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唐 方幹 《題故人廢宅》詩之一:“閒花舊識猶含笑,怪石無情更不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怪石”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怪石指形态奇特、質地或紋理異常的石頭,常具有自然形成的獨特造型(如似動物、人物、山峰等)。其核心特征在于“奇異”,既包含似玉的美石,也涵蓋自然界中奇形怪狀的岩石。


二、曆史淵源

  1. 文獻記載
    最早見于《尚書·禹貢》,記載青州(今山東一帶)将怪石作為貢品:“岱畎絲、枲、鉛、松、怪石”,漢代孔安國注解為“異于常石而似玉者”。
  2. 文學引用
    唐代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中描述“幽泉怪石,無遠不到”,體現其作為自然景觀的審美價值。

三、用途與文化意義

  1. 實用功能
    古代用作器物裝飾材料,如玉器的替代品。
  2. 觀賞價值
    宋代趙希鹄《洞天清錄》提到怪石“可登幾案觀玩”,成為文人雅士的案頭清供。
  3. 園林藝術
    常用于營造奇特、神秘的景觀,如黃山“猴子望太平”等自然奇石,或人工園林中的假山布景。

四、延伸意義

比喻人或事物的獨特性,如蘇轼曾以怪石比喻事物的獨特美感:“每一塊都有獨特的美麗”。


參考資料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曆史文獻,可查閱相關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怪石

怪石是指形狀奇特或有一定藝術價值的石頭。它們常常呈現出特殊的紋理、形态或是顔色,給人一種獨特的美感和觀賞價值。怪石可以在大自然中形成,也可以由人工加工或雕刻而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怪石的“怪”字由心部和夬部構成,心部表示與思想、感情有關的意義,夬部表示動作、裁斷的意義。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怪石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和文化中。中國古代文人常以怪石來作為觀賞和賞識的對象,并在文學和藝術作品中賦予它們極高的價值。這種觀念也一直延續至今。

繁體

怪石的繁體字為「怪石」,與簡體字寫法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然而,怪石在古代的寫法和現代并沒有太大的差異,依然是由「心」和「夬」兩個部首組成。

例句

1. 這座公園裡有許多怪石,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觀賞。

2. 他在旅行途中收集了許多怪石,用來裝飾自己的家。

3. 我們在山間發現了一塊形狀奇特的怪石,猶如一隻展翅欲飛的鳥。

組詞

奇石、珍石、觀石、玩石、文石

近義詞

奇石、異石、珍石

反義詞

普通石、平凡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