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稷下的意思、稷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稷下的解釋

指 戰國 齊 都城 臨淄 西門 稷門 附近地區。 齊威王 、 宣王 曾在此建學宮,廣招文學遊說之士講學議論,成為各學派活動的中心。 漢 應劭 《風俗通·窮通·孫況》:“ 齊威 、 宣王 之時,聚天下賢士於 稷下 ,尊寵之。” 晉 陶潛 《拟古》詩之六:“ 稷下 多談士,指彼決吾疑。”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故 稷下 扇其清風, 蘭陵 鬱其茂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稷下”是中國戰國時期的重要文化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地理起源

指齊國都城臨淄西門稷門附近的區域。齊威王(前356-前320年在位)始建學宮,齊宣王(前319-前301年)時期擴建,形成占地約150畝的學術園區。

二、核心功能

作為戰國時期最大的學術機構,具有三大特征:

  1. 多元學派共存:彙集儒、道、法、陰陽等學派學者,孟子、荀子、鄒衍等均在此講學
  2. 自由論辯機制:實行「不治而議論」政策,學者可自由探讨治國理念而不任官職
  3. 官私結合體制:齊國提供「列大夫」俸祿,但學術活動自主開展,開創官辦私學先河

三、曆史影響

  1. 存續時間:約150年(前4世紀中-前221年),曆經六代齊王
  2. 學術成就:産生《管子》《晏子春秋》等典籍,荀子曾三任「祭酒」(學術領袖)
  3. 制度創新:首創學術職稱體系,按「上卿」「客卿」「上大夫」等級别授予學者稱號

四、詞義演變

原為地理稱謂,後衍生出「學術聖地」的象征意義,成為古代高等學府的代稱。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比喻思想自由、學術繁榮的學術環境。

注:關于地理位置存在「稷門說」(臨淄城門)與「稷山說」(濟南山名)兩種解釋,目前學界多采信《史記》記載的城門說。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稷下》的意思、拆分、來源和繁體寫法

《稷下》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有着豐富的文化内涵。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稷”和“下”,下面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

1. “稷”和“下”的拆分和筆畫

“稷”字拆分部首為“禾”,它是由田字旁和示字旁組成。它的總共有14個筆畫。

“下”字拆分部首為“一”,它是由二點水和一點水組成。它的總共有5個筆畫。

2. 《稷下》的來源和繁體字形

《稷下》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它就已經出現在古籍文獻中。《稷下》原指李悝在稷門下受教的地方,因此逐漸引申為指師門、舉業和學問。至今,《稷下》一詞仍然在中文中廣泛使用。

至于繁體字形,即繁體中文中對應的字形,它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隻是筆畫更複雜。例如,繁體字《稷下》的“稷”字中的禾旁會更加繁瑣,而在“下”字中的二點水也會有更多的曲折連接。

3. 古時候漢字寫法和例句

就古時候漢字寫法而言,由于不同曆史時期和地區的差異,古人的字寫法會有所不同。因此我們在文獻中所見到的《稷下》的古字寫法可能會有多種版本。比如,有的寫法中“稷”字與簡化的“禾”字有所差異,而“下”字則可能會與今天的寫法略有不同。

以下是一個關于《稷下》詞語的例句:

稷下之學,治學嚴謹,名揚海内。

4.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關于組詞,我們可以通過《稷下》這個詞語來組成其他詞語,比如“稷下學宮”、“稷下論壇”等。

至于近義詞,與《稷下》意思相近的詞語可以有“學府”、“學問”等。

而反義詞則是與《稷下》意思相對的詞語,比如“無知”、“淺薄”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